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8810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探析捷夫诗歌的叙事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析捷夫诗歌的叙事视角 捷夫的绝大多数诗歌都是叙事诗歌,捷夫这些叙事诗歌运用了不同的叙事视角,并在同一首诗歌中巧妙地进行转换。 一、叙事诗及叙事视角 叙事诗是相对于抒情诗而言的,以记叙人物事件为主,它既有故事情节,又少不了抒情,二者往往是紧密结合的,是介于纯叙事和纯抒情之间的一种文学样式。叙事诗一般包含以下三个特征:第一,要表现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变化,交代人物的行为和动作;第二,对行为的描述总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第三,对行为的描述总要受到诗歌节奏、韵律和意象性句法结构、修辞规则的制约。[1]叙事在
2、诗歌的情节铺垫、塑造人物、描写环境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诗歌叙事和小说的叙事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通过叙事视角来完成表达任务的。所以我们在研究诗歌叙事视角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小说叙事视角的理论。 叙事视角(focusofnarration)是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一个术语。1943年布洛克斯和瓦伦最早使用了叙事视角一词。对于叙事视角在叙事诗中的作用,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托多罗夫曾经做出过这样的论述:在文学中,我们从来不曾和原始的未经处理的事件或事实打交道,我们所接触的总是通过某种方式介绍的事件。对同一事件的
3、两种不同的视角便产生两个不同的事实。事实的各个方面都由使之呈现于我们面前的视角所决定。叙事视角的不同可以造成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叙事中出现整体状态上的巨大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叙事视角往往具有特定的功能,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体现出叙事者和人物的心情、价值观和认识事物的特定方式等等。诗歌的叙事视角也是一种修辞技巧,在诗歌中承担了修辞的功能,体现了叙事性诗歌的特征。捷夫的很多诗歌,如《梦殇》《情殇》等,有的长达近千句,在近几年的诗歌文学中实属少见。捷夫先生的诗歌正是通过不同叙事视角的运用和巧妙转换,实现了叙事性诗歌时间
4、和空间的变换,交代了人物的行为和动作,表达出个人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宏大内容,同时,对人物的描述又与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象等诗性魅力。 二、捷夫叙事性诗歌的叙事视角 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叙事学著名代表人物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三种:无焦点或零焦点、内在式焦点、外在式焦点。捷夫正是这一理论的实践者。 (一)无焦点或零焦点叙事 是指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专断的讲述,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但是我也并不一定是本人,而只是一个叙事身份。作为诗歌来说,无焦点的叙述经常是
5、诗人自己。这类诗歌真实地再现诗人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叙述者从任何角度观察被叙述的情节并随时做出评论。这种叙事视角的好处是叙述者便于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如袒露胸怀。这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对情节的好奇心,以及想要公正、客观地掌握情节内容、判断情节价值的渴望。 这种叙事视角在捷夫先生的诗歌中首先表现为自传性的叙事,为读者表达了诗人的心路历程。比如《乡情睡在我的梦里》组诗,就是以诗人的成长经历进行叙事,表达了诗人从童年到成年再到老年的烦恼与快乐及那份对家乡的浓浓思念,像一瓶浓酒,芳香四溢。正如
6、题记所言,春天的诗歌/勾兑在秋天的酒里/一饮而尽/醉出今天对昨天的回答。其次表现为以我的视角进行零焦点叙事。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故事还会出现隐含诗人身份的情况,也就是说我并未直接出现在诗中。比如,在《生命咏叹调》诗二首中,隐含的我虽未出现,却跃然纸上,表达出年过五十诗人的感慨。这比外在式焦点叙事要显得真实、亲切,能更好地反映诗人的情感。 (二)内在式焦点叙事 是指在叙事性诗歌中叙述者是作品中的人物,主要强调观察者的感官功能,它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感官来观察事物并感受事物,并转述作品中的人物所接受到的信息和相关的心
7、理活动。在使用内在式焦点叙事的时候,叙事者的视角和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相重合。这种焦点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比如在长篇叙事诗《梦殇》中,视角在她、他、你之间变换;还可以是多元的,像《期盼》中,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是长辈对小辈的期盼,通过不同人物不同视角的变换强化了这种期盼的力量。 内在式焦点叙事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方式,使读者与作品中人物更加贴近,更容易互相认同。缺陷是不能对其他人的内心活动做可靠的透视。第三人称叙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无焦点叙事,因为在有的诗歌叙事中,第三人称叙述实际上采用的是内在式
8、焦点叙事;而有的诗歌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叙述者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因而巧妙地使得诗歌叙事实际上靠拢了无焦点的叙事。比如,在《在梦与醒的边缘》组诗中,诗人借助一凡和丹丹之口,抒发了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这里虽然也出现第一人称,但是已经不是全知全能,而是通过叙事情节中的人物感受事物的方式来抒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的。诗歌中第二人称你的出现,是一凡和丹丹作为他和她的感受者表达的一种需要,是为表达服务的。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