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73319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1
《业余长跑运动员训练方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业余长跑运动员训练方法分析 一、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的训练 在运动训练中,绝对速度一般指运动员100米跑的最快速度。是所有径赛项目运动员极为重要的素质之一,也是影响长跑成绩的关键因素。训练时应增加训练中速度训练的内容和比重,来提高运动员的绝对速度。速度是长跑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很多人往往不重视速度训练对耐力项目的作用,认为在训练中绝对速度所占比重很小。结果由于绝对速度差,导致长跑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难以提高。在当今高水平长跑竞技中,绝对速度已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风向标。因此,在训练中,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为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长跑运动
2、员的绝对速度训练,一般采用短时间、短距离的大负荷训练方法。绝对速度训练安排要与速度耐力、一般耐力训练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促进绝对速度训练的效果。主要训练方法有: 1.短距离起跑如30米、60米、80米起跑、行进间跑。 2.30~80米加速跑、接力跑。 3.60~100米行进间跑。 4.100~300米重复跑、等短距离跑。 爆发力的训练对于提高绝对速度有很大的作用,如行进间单脚跳、后蹬跑、跨步跳等,对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效果明显。 二、长跑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的训练 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是长跑运动员的核心能力,决定着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
3、是运动员在比赛中速度持续能力的体现,训练中应结合长跑项目相应的特点来进行训练。因此,乳酸耐受力就成为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的关键。 乳酸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体内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由于运动相对过度,超过了有氧运动的强度,氧气供应不足而形成无氧代谢,从而导致大量的过度产物乳酸在体内形成堆积。因此,训练中一般采用400米间歇跑的方式,并重复多次。 在每次运动时运动员要达到或接近极量负荷,每次间歇休息时又未获得完全的恢复。主要训练方法有: 1.等距离、等时间、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 如女子400米间歇跑,规定必须在1分20秒~1分25
4、秒的时间内完成,间歇时间30~60秒,连续完成15~20次。 2.等距离、不等时间、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女子600米重复跑,规定第一组必须在2分05秒~2分10秒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在后续练习中,每组完成时间延长2~3秒,间歇时间1分30秒~2分钟,连续完成4~5组。 3.等距离、不等时间、不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男子1000米重复跑,规定第一组必须在3分钟~3分05秒的时间内完成,然后在后续练习中,每组完成时间延长3~5秒,间歇时间从5分钟开始,向后依次增加30秒,连续完成3~4组。 4.等时间、不同距离、等间歇时间的重复练习。如男子800米
5、计时跑,在接近本人最大强度的练习后,组间休息2~3分钟,后续练习采用±5米的方式,完成2~3组。 三、长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 有氧耐力是长跑运动员最基本的能力。通过有氧耐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有氧能力本身,而且对无氧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良好的有氧能力可以推迟和延缓乳酸的出现和升高,从而支持无氧代谢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训练中主要采用长距离、适宜强度的重复跑练习,重复跑的距离,间歇时间应合理,不超越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让运动员适应训练。要求重复跑的距离与自己的主项跑的距离相符。例如10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8000~1200
6、0米。5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4000~6000米。也可利用阶梯跑的方法进行,如跑5000米休息5分钟,再跑3000米休息3分种,再跑2000米休息2分钟,最后跑1000米。休息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以心率恢复到自身的平时水平时,进行下一组的重复跑。 四、长跑运动员速度节奏的训练 速度节奏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跑的节奏感,是运动过程中,机体调节代谢能量的供应,使身体或运动器械质心的位移速度产生快与慢的周期性、阶段性变化特征。速度节奏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训练水平。训练中,要重视技术训练以及全身的协调发力。由于速度节奏是运动员对整个长跑
7、过程中的主体感受,因此,必须通过大量的专项距离跑和比赛时间才能够逐步形成。速度节奏的训练方法主要采用专项距离的重复跑练习,如10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10000米,5000米跑的运动员,重复跑的距离是5000米,重复次数可依据训练阶段合理安排。 五、长跑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展绝对速度时,应注意运动员的青少年时期,重点进行速度训练,且这种训练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进行。进行绝对速度训练时,应使运动员在一次练习结束后,得到充分休息,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2.在有氧训练中,应重视有氧训练的质量,不能没有要求。同时,应融合技术和力量的内
8、容及要求,强调耐力与技术、耐力与力量的结合。 3.当有氧能力这一决定运动员耐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