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加巴喷丁结合甲钴胺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加巴喷丁结合甲钴胺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neuralgia,PHN)指带状疱疹消失后却依然存在的一种持续性疼痛,具体表现为电击样痛和灼烧痛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该疾病可使患者极度痛苦,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因此临床上一直没有治疗的金标准。本研究拟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在治疗PHN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内科门诊于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PHN患者54例入选本研究,其中男22例,女3
2、2例,平均年龄(62.9±13.6)岁,平均病程(19.6±6.5)个月。入选病例均根据患者的病史及典型的皮肤损伤症状确诊,病变部位为单侧头面、颈、胸、腰背及大腿上部等处,沿相应神经节段单侧分布,表现为集簇疱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症状。排除标准:①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者,或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伴重症感染倾向者。②有肝肾功能异常或消化道功能紊乱者。③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等器质性疾病。④有神经精神疾病或药物滥用史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或计划妊娠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7例:甲钴胺(A组)、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组(
3、B组)。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基线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更昔洛韦常规抗病毒等基础治疗。A组患者给予甲钴胺1.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周后改为甲钴胺胶囊口服,剂量为1.5mg/d,分3次服用。B组患者则在A组基础上给予每天给予加巴喷汀胶囊,初始剂量300mg顿服,3d后改为600mg,分2次口服,其后根据患者应答和副作用调整剂量,最高剂量900mg/d,分3次口服,如有明显不良反应,则适当减量。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疼
4、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ysisscale,VAS)进行评价,记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VAS评分。 1.4疗效判断治疗效果以治疗前后VAS改善程度来评定,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VAS下降率>80%,睡眠、日常生活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减轻。VAS下降率为20%~80%。睡眠、日常生活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VAS下降率<2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嗜睡、眩晕、腹胀、恶心呕吐、运动障碍或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定期检测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统计不良反应例数并根据程度对
5、药物治疗剂量做出相应调整直至停药。 1.6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及临床有效率的比较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下降程度优于A组(P<0.05)。 见表2。 2.2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无显著变化,无患者因不良反应导致治疗失败而退出治疗。A组和B组各有2例眩晕、腹胀和3例嗜睡,症状轻
6、微,予调整药物剂量后自行缓解。 3、讨论 带状疱疹(HZ)是由具有亲神经特性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所致,目前PHN发生机制并不明确,一般患者在隐性感染病毒后由于各种刺激因素,可以导致潜伏的病毒激活并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受累神经段发生炎症甚至坏死,并产生顽固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量研究表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遗留的神经组织炎症水肿及出血、瘢痕,包括患者心理、社会等因素均为导致PHN的原因。由于机制不明,只能采取综合治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常用的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局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以及阿片类药物等,但常规药物治疗对PHN的效果
7、并不满意,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均在8分以上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神经元炎性变被认为是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主要机制之一,相关研究认为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中,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机会性发病。因大部分PHN患者的神经痛和后遗神经症状非常剧烈,且在皮损症状痊愈后仍然持续数周乃至数月,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选择抗病毒药物迅速抑制病毒,减轻其所致的炎性反应和疼痛是临床基础治疗的一部分。本研究对所有患者予以更昔洛韦进行常规抗病毒治疗。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氰钴胺)的一种衍生物,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