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50337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1
《审美文化的大众化与本土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审美文化的大众化与本土化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社会继承,这种继承是全方位的,既有物质的继承也有精神的继承,审美文化也不能例外。故审美文化的时代变迁也是审美因素传承的过程。之于审美最关键的因素则是主客体的存在,审美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关照,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都形成于这一关照中。要讨论审美文化,美的属性就要得到应有的关注,纵观我国历史,美可以分为: 原始美、传统美和现代美。之所以如此区分首先是历史的原因,即原始到传统再到现代的历史过渡。每个历史阶段因其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而造成一定的文化氛围,特定的文化氛围在美学方面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自然
2、就会引起审美文化的相应变化。 一、不同时期的美及审美思想 从发展的角度看,美从原始时期到古代传统时期再到现代,经历了原始的自然美、传统的和谐美和现代的辩证美,当然,这样的分类是就其历史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没有否定美的传承性。同美一样,不同时期的审美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并与同时期的美相互对应。 (一)原始的自然美及其审美思想 原始文化最显着的特征是其混沌未开化的原始性,人和自然相处融洽,处于互相平等的地位。这一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群体有着共同的信仰和愿望,对美的反应也有一致性。其审美文化与原始的宗教和巫术活动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
3、美的创造是在生活与宗教崇拜中演绎的,具体表现有生活日用陶器和图腾文化。如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陶器纹样在不自觉中很好地运用了形式美法则,虚实相称、相互呼应、构图巧妙,创造出了令今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充分体现了原始人将美融于生活,融于自然的特点,如此一来,其审美自然是现实的、功利的。 (二)传统的和谐美及其审美思想 美善的关系是传统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左丘明《国语》)这里的无害便是善的意思,也就是善是先于美的,充分凸显了传统美的功利性,即合乎伦理道德的要求,这与当时的社会是
4、相适应的。墨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又指出了美与功利的非对立性关系,即美与善充分结合才能得到欣赏;《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以辩证的思维说出了传统美内部对立但又趋向于和的境界,即传统美重在和谐。 通过礼乐来教化民众以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是传统美学的另一特点,即所谓乐与政通的特点。《荀子乐论》中有音乐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的说法,可见在传统社会中礼乐对维持政治生活稳定的重要性。 传统美学在审美心态上强调人的情感在美的创作和审美中的重要性,认为乐者,音之所由生
5、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将音乐的产生与人心的感触联系起来,使人的自主性得到一定的强调。《吕氏春秋》: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道出了审美中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突出审美心态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现代的辩证美及其审美思想 传统的和谐美也含有辩证的成分,而现代美之所以强调辩证法是由于现代美中矛盾对立双方突破了传统和谐的目的,而重在突出矛盾对立。这主要源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分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美从重和谐变为关注矛盾,将对立面的展示作为解释世界的最佳方法。 传统的美以善为前提,而真常常就是指伦理道德的善,将伦理道德和
6、人的自身修养看的很重,真和善的结合就是理想中善的实现,这种情况下的美也只能是伦理道德的代表,即人们在审视美的时候先看的是审美对象的善.现代艺术中的真加入了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也加入了科技的真,善的概念也有所发展,从传统注重伦理道德的角度转化为了现实的和精神的功利。同样,这种条件下对美的评价首先是审美主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判断,以是否符合自身价值来判断美与丑,即比起传统审美的禁锢现代审美更加自由,也更加多元化。 二、当代大众化审美 由于审美文化的传承性,讨论不同时期的美及其审美思想为我们研究当代审美文化有重要意义,得益于当代中
7、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完成了从审美大众化到大众审美的过渡。这其中有大众传媒和技术的支持,也有外来文化的融合,更有市场经济的作用。这些都使得大众化审美得以长足发展,并在审美范畴、审美趣味等方面有异于之前任一时代的审美。 (一)大众审美的发展 审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同步,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始于文革以后,大概分为三个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怀疑期;整个八十年代的逐渐认可;九十年代以来的迅速膨胀。怀疑期的大众审美主要受到来自港台的文化冲突,以港台音乐为代表的审美对象受到大众欢迎,同时通俗小说和电视剧也逐渐受到追
8、捧,这与在文革前高度集中、专治的审美对比强烈,所以在大众审美发端的时候,由于受之前审美对象和审美范畴的禁锢,人们对于新兴的大众审美对象持怀疑态度也在情理之中,在怀疑的同时,大众更加感受到了这些新鲜事物对于人自身价值的认可,大众审美在怀疑中继续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