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疗效观察 种植牙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齿缺失的主要方式。其优势在于种植牙的形状以及颜色都比较接近于患者的自然牙,在牙槽骨吸收减少的同时兼顾牙齿的美观[1]。种植牙可以拥有和自然牙一样的功能,同时清洗方便,稳定性高。常规种植牙齿一般在患者拔除牙齿后6个月左右进行,而即刻种植可以在患者牙齿拔除后立即进行,解除了患者治疗时间过长的困扰。本研究主要讨论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取得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
2、年1月收治的牙齿缺失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5~48岁,平均年龄(18.6±5.7)岁;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17~53岁,平均年龄(32.4±6.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的牙片拍摄,初步了解患者牙槽骨的骨量,之后进行拔牙,拔牙后要对拔牙窝内的软组织等进行清洁,采用即刻种植牙齿方式进行种植。用
3、向导钻对牙槽窝进行加深,用扩大钻从小到大对种植床进行扩大后植入种植体。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植入方法,拔牙后6个月左右在牙槽嵴上植入种植体进行义齿修复。 1.3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种植体稳定性(ISQ值)进行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价,患者治疗后2年对种植体有无松动、牙龈组织红肿情况及溢脓情况进行判定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4、义。 2结果 2.1实验组患者ISQ评分:术后1个月(58.6±5.1)分,术后3个月(60.5±6.1)分,术后6个月(62.6±5.3)分;对照组患者ISQ评分:术后1个月(65.5±5.2)分,术后3个月(68.5±6.1)分,术后6个月(69.6±5.5)分,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2,P<0.05)。 2.2实验组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出现牙龈炎1例
5、,牙齿松动1例,没有患者出现脓肿症状;对照组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出现牙龈炎6例,牙齿松动7例,脓肿5例。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口腔组织的稳定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此,牙周病变的发生率现在正在逐年增加,最终就会导致患者牙齿缺失。牙齿缺失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齿不完整、咀嚼功能减退下降以及常见的下颌关节病变等。给患者的外形美观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牙齿种植是目前医学临床上解决患者牙齿缺失的主要方法,牙齿种植具有一定优势,主
6、要表现为种植牙提高了患者的咀嚼功能,并且提高了美观程度。 同时可以拥有和自然牙一样的功能,同时清洗方便,稳定性高。常规的牙齿种植方案延长了患者的康复周期,因此目前大部分临床采用即刻种植手段。与普通牙齿种植方式相比,即刻种植优势在于:拔除患牙后立即进行植入体的种植,有利于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次数,缩短了治疗周期。同时,即刻种植能够有效的预防牙槽嵴的吸收,从而降低牙槽骨损失。并且可以确保拔牙创面的新鲜度与种植体的位置,使种植牙齿形成植入床;这种牙齿种植方法下患者龈乳头更加明显,牙齿弧
7、度更加自然。当然,对于即刻种植中牙齿感染的预防等问题仍需注意。其中包括牙床表面发炎、牙齿创面无法闭合以及植入初期种植体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应根据患者的治疗体征以及牙齿病史等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确保种植体的完整性和洁净程度。并要求医生进行精细操作,注意拔牙的力量和角度。 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防感染处理。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时刻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临床上的牙齿植入床扩充应采用扩充钻进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扩充,扩充的同时要合理控制扩充速度。确保植入床的宽度与植入体保持一致。本研究
8、中,实验组患者经即刻种植方式治疗后牙齿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观察实验组患者牙齿的稳定性变化小并且并发症较少(P<0.05)。 即刻种植是目前医学临床上常见的牙齿缺失修补方式。 它要求医护人员在行种植之前充分做好患者的治疗指征的了解工作,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临床实践证明,即刻种植具有常规种植无法实现的效果,其可以在患者牙齿拔除后立即进行,解除了患者治疗时间过长的困扰,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牙周感染的几率,且痛苦较小,因此值得在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