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21202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30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疲劳”问题不容忽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疲劳”问题不容忽视【摘要】基层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受到了现实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及影响,而逐渐产生了令审计人倍感尴尬的“审计疲劳”现象。对此建议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来缓解“审计疲劳”的不利影响,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出更好的审计业绩。【关键词】审计疲劳激励一、何为“审计疲劳”“审美疲劳”原本是美学术语,具体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对象表示厌弃,现指在生活中对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现在社会媒体及公众借鉴这一美学术语,提出“
2、审计疲劳”这一概念。自2003年审计署首次全文公布审计报告之后,“审计风暴”每年都有,但是民众看到的结局常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由此降低了公众对审计的期待,再不像原来那样关注这类事情。而作为提交审计报告的审计机关,同样也存在“审计疲劳”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基层审计机关尤为突出。由于我国执行的是‘行政型’的审计体制,审计机关是政府的组成机构之一,因此审计工作的开展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行政行为的影响,独立性较差,权威性比较弱,同时存在“审计难、处理更难、落实更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审计人员因审计的作用得不
3、到应有的体现而丧失信心、收敛了激情,导致审计技术手段的钝化,再加上由于县区政府体制所限,审计干部上升通道有限,普遍存在钻研提升审计业务主观能动性不够、考证热情不高、上进心不强等问题,对审计的关注或者兴奋减弱,甚至产生厌倦的感觉,从而产生了令审计人倍感尴尬的“审计疲劳”现象。二、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疲劳的主要体现(一)审计监督范围窄,审计对象有限1.企业审计逐步淡出基层审计机关视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要求,普遍对亏损、经营不善的地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破产
4、改制;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运用国家资本进行投资、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手段做大做强国有控股企业,加大了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强化了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的控制,而这些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监督权又大多属中央、省级审计机关。基层审计机关逐渐退出了企业审计的舞台,审计范围普遍缩窄。2.垂直管理部门未纳入地方审计机关监管范围。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不断下放权力于地方,垂直管理的地方部门未能按照属地原则纳入日常的审计监管范围,而上级审计机关由于种种原因对其又鞭长莫及、疏于监管。地方审计机关需经上
5、级审计机关的适当授权,才能对垂直管理的地方部门开展正常审计。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对象日益减少。3.部分行政管理权力由上级部门统筹影响了审计整体性。现在部分部门机构虽然属于县区政府管理,但是其部分权限或资金由于强化管理的需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统筹管理,而基层审计机关又不能对其上级主管部门开展延伸审计,无法全面了解其权责的履行及资金的安全效益情况,即使上级审计机关实施了同样的审计,也因为审计结果不沟通,导致基层审计部门审计内容不完整,影响了对整个项目审计情况的综合评价。(二)审计的原则性不强,独立性得不到保证由于企
6、业审计逐渐淡出基层审计机关的视野,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简称“同级审”)及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基层审计机关的年度重头戏,但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1.对“同级审”的认识趋于淡化。近年来,上级审计机关对基层同级审指导较少,基层审计人员感觉同级审每年都是老一套,甚至出现同级审报告政府人大“两张皮”的现象,审计的严肃性得不到保证。由于“重要性原则”及“关系国计民生原则”,延伸审计的一级预算单位也大多每年是老面孔,容易给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带来一种麻痹情绪,思想上易产生综合疲劳症。而审计查出的问题很多由于被审计单位有
7、地方政府“会议纪要”作为尚方宝剑或因涉及“地方利益”而最终轻描淡写,甚至不了了之。2.经济责任审计“先离后审”。一是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应当遵循“离任必审”、“先审后离”的原则。但在近年来的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安排调配完毕公布上任后才通知审计部门去审计,存在“走过场”问题,即为了走全程序而委托审计部门审计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这种做法使得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很被动,往往使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也只是走过场,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二是部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还未开展,拟审计的对
8、象就已经赴任地方政府领导职位,成为基层审计机关的领导,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更只能是“走过场”。三、“审计疲劳”的客观原因——审计人才培养遭遇“玻璃天花板”1.继续教育、考证缺乏直接的原动力。审计署《关于加强审计机关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意见的实施细则》中规定:“审计人员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到2013年,各级审计机关具有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公务员比例应达到70%以上。”但由于审计专业技术资格没有与公务员工资挂钩,所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