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

【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

ID:9409175

大小:40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30

【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_第1页
【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_第2页
【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_第3页
【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_第4页
【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_第5页
资源描述:

《【求医不如求己】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添第堂生命资产管理】此心安处是吾乡——梁冬对话杨硕诚作者:地主宝宝 止观之义,止于当下,返观内视,以离苦痛,观自在也。人求道之诚笃,多因苦痛之深切。杨硕诚老师幼时体弱,常与医药为伴。因恐惧死亡,思考生命的意义,出现周期性的身体不适,颇为困扰。为求解救之法,大量阅读哲学、心理学、玄学、宗教等书籍,四处参访道场与名师。 26岁接触到祖光禅师的书籍,深感赞叹,在设法亲近后,更觉此是今生归止处,就此开启与祖光禅师十余年的师徒因缘。亲近禅师两年后,在其教导下,终于初识本来面目,一切邪见就此安歇。34岁时,在禅师启发下,另

2、行研习止观法门。随后在各地随缘指导止观禅修。有感于汉传佛教在修学法门上一向专由心性入手,导致习者对身体的轻忽,诸多长年参禅、修行者因方法不当,导致出现生理问题,然后这些生理问题又回头障碍心理,便决心汲取道家养生经验,以便帮助他人。 在同修的引荐下,跟随原为针灸名医的胡丙权老师学习太极拳。来年又在探究根源的动力驱使下,来到道教圣地武当山,寻访武当山太极、武术总教师钟云龙道长,拜入门下,成为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弟子。其止观禅修之法兼佛道之长,重视对身体本身的感受和观察,是实践证道的方便法门。 佛教所说的证悟,可以泛指一

3、种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要素,一是动因,二是方法。动因问题常因各人经历不同,有强有弱。而在动因明确的情况下,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佛经说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等六度。需因时因地,各取其宜。佛教禅宗崇尚瞬间开悟。 禅文化在唐代发展到高峰,典籍记载中因片言而开悟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这种情形在现代已经很少发生了。应该说现代人接触智慧经典的机会比古人更多,典籍的传播更加广泛,但开悟的机会并不增加,这是因为现代人更容易受到各种信息干扰,摄心的能力大大降低,知识停留在意识表层,知行不

4、能合一。 求瞬间之开悟,实为难得。顿悟与渐悟本是并举之法,对于大部分受种种业力牵引的现代人来说,循序渐进训练定力的禅修之法,是更适合当下处境的证道之门。 止观之义,首在知止,即目标的清晰与专注。一般人专注于特定的目标对象,也可以取得类似于禅定的安宁愉悦之感。如现代的极限运动,在速度达到极点的时候也可以进入一种宁静状态。 但由于高速的状态不可持续,所获得的宁静状态也不可持续。这一类通过专注特定事物而获得的状态,类似于禅修的“欲戒定”。止观禅修中修止的方法可尝试透过慢的动作,让心念稍做收摄,再由“欲戒定”松至致“未到

5、地定”,也就是进入“太极”,最后达到“零”的状态。要达到“未到地定”,仍然需要给心灵一个“玩具”,即一个牵住的东西,一个“所缘境”。通过对“所缘境”的定止观察,引导心念进入禅定状态。 禅修与普通嗜好的区别是,这个牵住的对象只是一个代号,本身并没有意义,修行人对其并无执着。随着修行的深入,牵住之物可以越换越小,最后取消。 杨硕诚老师在正安学院开设的止观禅修课程,采用“3+3”的修行方法,其原理与佛教传统的“禅七”相似,是在集中3天时间内,通过营造特定的禅修氛围,使修行者体验和记忆止观禅修的方法,然后通过3次重复,回

6、复最初3天的修行记忆,掌握禅修的基本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信奉受行。 在现场提问时间,杨硕诚老师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方便行修的三分钟禅定法。具体是:在舒适自然的状态下,闭上双眼,观察自己的呼吸,看着就可以了(内视)。如果无法做到心无杂念的观察,可以数自己的呼吸。在吐气的时候数,吸气的时候不数,从1数到10然后重复。持续3分钟即可。第二种方法是在走路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脚下,感受脚踩到地面的感觉。 杨老师认为,禅定时间不在长,而在于质量。如能坚持三分钟禅定法,有助于训练和提高专注与定力。 对话最后回到禅修的动机和意义

7、。修行的意义在于成就最好的自己。再好的方法,如果没有强烈的动力去持久奉行,终究无法坚持而到达目的。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说:“夫以人生忧患之如彼,而劳苦之如此,苟有血气者,未有不渴慕救济者也”。 然而“通常之解脱,存于自己之苦痛。彼之生活之欲,因不得其满足而愈烈,又因愈烈而愈不得其满足,如此循环,而陷于失望之境遇,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遽而求其息肩之所”。“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道。终生沉浮未窥大道之门,亦所

8、在皆是。 梁冬说:“一件事情做不成,要么是因为阻力太大,要么是动力不足,而最终原因还是动力不足。在坐诸位,各自都在寻觅心安之处,大家属于哪一种呢?” (转自正安聚友会)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分享给朋友们吧,让更多人重视健康、活出生命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