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98672
大小:9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30
《课文分析的方法与案例--发给鲁子问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文分析的方法与案例鲁子问班翔李娟英语教学,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一篇一篇课文的教学。显然,课文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英语教学的质量。如何分析课文,才能提升课文教学的质量,则非常关键。应山东省教研员张涛老师的提议,我们本周讨论了课文分析的方法,两位山东老师提交了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案例,特此分享。课文分析基本框架鲁子问一、缘起与说明英语教学,主要就是英语课堂的一节课一节课。把一节课上好,英语教学总体就差不到哪里去。如何把一节课上好?我们知道,上课的基本材料是教材,国内英语教材基本上都分作单元,每个单元基本上都是围绕1-2篇课文展开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上好一节课,也就是实现一节课的有效课堂教学。有效的
2、教学设计,从学习要素分析开始,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特性分析、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在我国当前的英语教材体系中,就是教材,就是单元,就是围绕课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内容。所以,准确分析把握课文,是有效课堂教学、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如何分析课文,英语教学法的教材一般都没有提及。但从分析方法而言,一般都是定性分析和量化分析两类,或者感性分析、理性分析两类。卓越教师(指能领导学校英语课程、具有必需科研能力的专家领导型教师)、一部分骨干教师,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优秀教师,他们不需要对教材进行量化分析,他们可以非常感性地凭直觉直接判断课文是什么形态,如何进行教学处理。但对于新任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
3、上岗证,即将上岗但尚不能独立进行合格教学的教师)、合格教师(能在教研组集体备课后独立完成教学、能在教研组领导下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成熟教师(能独立完成教学问题分析、独立开展校本教研的教师)、甚至一部分骨干教师(能领导英语教研组教学工作、或者具有校本研究能力的校本专家教师),必要的量化分析工具,是有意义的,因为这可以促使他们尽快形成较为成熟的课文分析方法和能力。还需要说明的是,量化分析非常繁琐,每一个分析项目都非常局部,甚至过于理性,不适合感性为主的老师使用。所以,自此以下内容仅供新任教师、合格教师、成熟教师、自认需要发展的骨干教师、自我判断可以接受理性分析方法的老师,阅读参考。此框架
4、是2007年我曾经承担一个教育部课程中心的教材分析项目设计的,当时只要求我们提供整套教材报告,课文分析框架就没有真正使用,只在一些讲座中部分提及。此处是我这里第一次系统介绍我当时设计的框架,当然也根据新近的思考做了一些修改调整,希望能帮助大家探讨如何准确分析把握课文。此框架会在2015年发表,所以暂时仅限群内分享,请勿公开使用。特此说明。二、课文性质与中国特色课文是语文类教科书中的综合性学习材料,是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的中心内容。语文类教科书的一个单元,一般设计若干个课文学习前的准备活动,课文学习活动,课文学习后的若干训练巩固和运用实践活动。非语文类教材,无论是数理化生,还是史地政社,一
5、般没有课文。12国际上有些语文类教材已经不再设计课文,而是按照学习需要设计多项活动,传统课文可能只是阅读活动的材料,不再是综合性的教学材料。这也是原本大多使用textbook现在转化为大多使用coursebook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中国,国家审定使用的基础教育普通学校的英语教材,都设计了专门的课文语篇,其功能如前所述,是一个单元语言学习活动的中心内容。目前,大多数社会教育的英语机构、基础教育特色学校,也大多选择了具有课文的教材,但也使用少部分没有显性课文的教材。不过,这种教材不大适合中国英语教师的使用习惯,往往不得不增加显性的课文内容,方才能顺畅使用。为此,在中国的学校教育的英语教学中,
6、分析课文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课文分析方法一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分析课文,就必须分析其教学特性。教材作为整体,是课程的载体,是国家课程标准的物化形式。所以,分析课文也就必须分析其课程特性。最后,作为语言材料,课文还是一个语篇,哪怕课文只有一句话,两句对话,都是一个语篇。作为课文的text这一词现在在语言学研究中不专指课文,而指“文本”。语言学领域中已经发展出一个textlinguistics(文本语言学),而文本语言学只是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的一个领域。所以,分析课文,还需要使用discourseanalysis(话语分析/语篇分析)的方法。
7、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语篇特性分析。三、课文分析框架本人认为,课文分析应从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语篇、教学。以下是本人设计的分析框架。此处没有采用一般框架的名词结构图形式,而是采用问题形式,以便理解和分析。以下分析框架非常繁杂。如果不进行教学研究,并不需要进行全方位分析,因为,中国的任何事情一样,从来都是“差不多”就行了的,而课堂教学更是一件主要是“跟着感觉走”的工作,而且人类迄今,很可能永远,无法论证“跟着感觉走”就一定不对,“跟着科学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