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ID:9368450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9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1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2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3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4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思考题:1.绝热过程与等摘过程是一回事吗?2.当系统向环境传热时(Q<0),系统的熵一定减少吗?3.,这个等式的含义是什么?4.在等温、等压下,吉布斯函数变化大于零的化学变化都不能进行,对吗?5.什么叫熵增加原理?。选择题:1.将1mol氢气装入带有活塞的绝热气缸中,温度是25℃,压力为10PФ,然后压力突然降至PФ,所以气体在PФ的定压下做绝热膨胀,则该过程的△S是()。(A)△S>0(B)△S=0(C)△S<0(D)无法确定2.对于孤立系统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式中不正确的是()。(A)W=0(B)Q=0(C)△S=0(D)△

2、H=03.由同一始态变到相同的终态则不可逆途径的熵变△S1与可逆途径熵变△Sr比较()。(A)△S1>△Sr(B)△S1<△Sr(C)△S1=△Sr(D)无法比较4.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A)系统的熵增加(B)系统吸热大于对外作功(C)环境的熵一定增加(D)环境的内能一定减少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孤立系统中的熵永不减少(B)在绝热过程中的熵决不会减少(C)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熵值最大(D)任何热力学过程不可能出现dS<6.1molN2(g)在T1=298K,P1=1.01.3Kpa,S1=191.5JK-1的初态,经可逆或不可逆

3、的绝热膨胀,使温度降到250K,若lN2可看作理想气体,则比较这两种过程相同的量是()。(A)终态压力P2(B)终态熵S2(C)过程的△G(D)过程的△H7.理想气体定温过程的△G()。(A)>△A(B)=△A(C)<△A(D)不能确定8.1molC6C6(l)在标准压力及正常沸点T时,完全蒸发为1molC6C6(g)(设为理想气体),该过程系统的赫姆藿兹自由能的改变值△A等于()。(A)RT(B)—RT(C)1/2RT(D)—1/2RT9.在正常沸点下,液体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热力学量是()。(A)U(B)S(C)H(D)G10.1mol理想气

4、体B在273K时,从10KPa定温压缩到1000KPa,则过程的△G为()。(A)1249J(B)5226J(C)—1249J(D)—5226J11.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A)    ∆S(体)>0,∆S(环)>0 (B)∆S(体)<0,∆S(环)<0(C)∆S(体)>0,∆S(环)=0    (D)∆S(体)>0,∆S(环)<012.恒温、恒压、可逆的放电过程中,电池所吸收的热量等于(A)ΔH(B)TΔS(C)ΔG(D)ΔU13.在绝热恒容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那个状态函数为零(A)ΔU=0(B)ΔS=

5、0(C)ΔG=0(D)ΔH=014.实际气体CO2经节流膨胀后,温度下降,那么:(A)     ∆S(体)>0,∆S(环)>0      (B)     ∆S(体)<0,∆S(环)>0(C)     ∆S(体)>0,∆S(环)=0      (D)∆S(体)<0,∆S(环)=015.373.2K、101325Pa的水,使其与大热源接触,向真空蒸发成为373.2K、101325Pa下的水气,对这一个过程,应选用哪一个作为过程方向的判据:(A) ∆U     (B)∆A     (C)∆H      (D)∆G16.热力学基本方程dG=-SdT+Vdp

6、,可适应用于下列哪个过程:(A)  298K、标准压力下,水气化成蒸汽  (B)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C) 电解水制取氢气          (D) N2+3H2=2NH3未达到平衡17.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A) -5.76   (B)331  (C)5.76   (D)11.5218.有一个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可自发进行,随温度的升高,自发倾向降低,这反应是:(A) ∆S>0,∆H>0;         (B)∆S>0,∆H<0;(C) ∆S<0,∆H>0;         (

7、D)∆S<0,∆H<0。19.在一定速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的变化是(A)不变(B)可能增大或减小(C)总是增大(D)总是减少20.对于N2和H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没有产生NH3),则(A)ΔU=0(B)ΔH=0(C)ΔS=0(D)ΔG=0计算题:1.已知在263.15K时H2O(s)和H2O(l)的饱和蒸气压ps分别为552Pa和611Pa,分别求①273.15K,101.325kPa;②263.15K,101.325kPa;下1molH2O(l)结冰过程的ΔG,并判断过程是否发生。2.在高温下,二氧化碳分解反应为:2CO2(g)→

8、2CO(g)+O2(g)在101.325kPa下,CO2(g)的解离度在1000K时为2.5×10-5,1400K时为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