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16990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7
《《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国南北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国南北战争》,这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2课。下面我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思路六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说课。一、说教材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和经济腾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属于本单元的典型事件之一。学习本课,对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线索都将有新的认识。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南北战争的基本概况(包括时间、起因、经过、性质、影响)。掌握林肯在战
2、争中的活动及其作用。2、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运用大量历史资料,使学生接受并分析信息。2、通过合作学习,展示反馈使学生掌握林肯的主要活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2、学习林肯个人优秀的精神品质。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南北战争的起因、影响,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主要活动。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三、说教法4/4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设置疑问、以林肯自述的方式组织教学。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四、
3、说学法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学科的一些学习规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运用材料,认真阅读,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取有效信息并予以展示,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五、说教学程序(1)激趣导入(5分)我发挥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引用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作为导入中的一环;同时引入三段材料进行对比设问。从诗歌欣赏中让学生初步接触林肯及其领导的南北战争。从材料分析中则激发学生对此人此事进行探究的欲望。从而出示并板书课题“美国南北战争”,导入新课学习。(2)自述知新(20分钟)在新课的学习中我设置了两个活动:与林肯同行;我是林肯我做主。我通过林肯自述
4、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活动一:与林肯同行在组织学生方面:先推选朗读能力较强的1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林肯自述,并把同伴带入一种特殊的历史情境中。朗读与思考交叉进行。)在组织教学时,把本活动细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由林肯自述1及设问得出战争的直接原因;由四则材料的分析得到战争的根本原因、表现、焦点。这是本课的一个重难点,我通过补足材料、分析材料的办法来实现重点的突破。遵循历史学科“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第二步:由林肯自述2至6及疑问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及结果。这一步骤中材料多,头绪多,6段材料6个设问。所以我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学习。先选出组内的林肯阅读自述,然后按照“
5、自主学习先了解—小组合作成共识—展示反馈享成果”的程序进行。并在展示的同时,选一生板演学习成果即美国南北战争的主要经过(开始—战初—扭转—反攻—结束)。此时,我请同学观察黑板上的内容,说明战争不是一帆风顺的,那北方为什么能反败为胜呢?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解答南北战争北方取胜的原因。4/4如果本环节自述材料是一个面的话,同步问题的设置则是一个点,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放到收,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步:由林肯自述7体会并概括林肯高尚的精神品质。通过“林肯自述—林肯被杀的场景—林肯纪念堂—马克思对林肯的评价”感悟英雄人物--林肯的优良品质。活动二:我是林肯我做主请“林肯们”简明扼要概述林
6、肯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这个活动的设置起承上启下衔接作用,既是对以上所学知识的总结与运用,又为下个问题的引出及解决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之后我说:林肯倒下了,但是他所领导的南北战争却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场战争的性质和影响吧!既是结果又是学习的新材料,由此设问,请同学们结合史实加以说明。这是本课又一重点,我预设通过史料的充实来突破这个重点。(3)拓展延伸---链接中考:(5分钟)“学史使人明智”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的学习和了解,请同学们针对当前海峡两岸的局势,分别向台湾当局、中国大陆和美国政府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引入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在学生自由陈述后,多媒体出示结论。之
7、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开放并不等于无原则、无方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小结发挥板书的小结作用,建立明晰知识框架。(2分)(5)作业设置:1、基础题(课内5分钟):精选8道选择题。2、提升题(二选一):请你根据你了解的林肯对他进行简单的评价。或阅读《汤姆叔叔的小屋》写出你的感受。(6)自我反思六、本课设计思路:1、更注重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重、难点突破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特点:“史论结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