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12911
大小:417.5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4-27
《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中外纪闻》B.《新青年》C.《民报》D.《每周评论》3.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4.为救亡图存,清末状元张謇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C.民主科学D.实业救
2、国5.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于1909年全线通车的铁路干线是( )A.京张铁路B.南满铁路C.平汉铁路D.粤汉铁路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7.下列成就不属于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是( )A.大庆油田的建成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8.表格是我国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
3、70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行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来源:学_科_网Z_X_X_K]9.我国最南端的经济特区是( )A.海南B.深圳C.汕头D.厦门10.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1.汉谟拉比法典诞生于( )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12.日本向西方学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A.大化改新B.甲午中日战争C.明治维新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3.美利坚合
4、众国诞生的标志是( )A.来克星顿枪声B.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C.萨拉托加战役D.1775年大陆会议的召开14.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的事件是( )A.启蒙运动B.法国大革命C.颁布《人权宣言》D.巴黎公社1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A.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C.凡尔登战役的开始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6.1917年俄国面临艰难抉择,带领俄国人民摆脱困境的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亚历山大二世D.赫鲁晓夫17.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柏林战役
5、18.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的( )A.1929--1933年经济危机B.越南战争C.1974--1975年经济危机D.科索沃战争19.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史实是( )A.耐用碳丝灯泡的发明B.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C.莱特兄弟试制飞机成功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20.关于二战后的历史,叙述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为遏制欧洲国家的崛起B.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D.跨国公司的发展,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0分)21.观察欧洲
6、不同时期的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错误的涂“×”。(1)图一反映的局势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确立的_________。(2)图二中肆意扩张的是以德、意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_________。(3)图二中的“扩张势力”促成了国际联盟的成立_________。(4)图三中的“对峙”体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_________。(5)图四所示欧盟实力不断增强,促进了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_________。(6)以上四幅图片反映了欧洲20世纪以来复杂多变的局势_________。22.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
7、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材料三:“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8、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