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304448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27
《品德与生活二上:《礼貌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品德与生活二上:《礼貌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辽师大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待人接物》第17课《礼貌棋》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待人接物的礼节。 2、在有目的地创设的各种情景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认知观点,使 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品德与生活二上:《礼貌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辽师大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待人接物》第17课《礼貌棋》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待人接物的礼节。 2、在有目的地创设的各种情景中,复习巩固本单元
2、的认知观点,使 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品德与生活二上:《礼貌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辽师大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待人接物》第17课《礼貌棋》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待人接物的礼节。 2、在有目的地创设的各种情景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认知观点,使 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 3、通过快乐的游戏,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美好的情感,养成互 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骰子、棋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自我介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
3、来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大家想玩吗?可是老师把它放在了游戏城里,我们看(出示课件)怎样才能到达游戏城,取出我们的游戏呢?取出游戏必须要经过淘儿设立的两个关口,同学们你们有信心闹过这两个关口吗?好,下面我们就来挑战第一关——礼貌用语关(出示课件) 二、礼貌用语关 师:说起礼貌用语,同学们一定撑握不少,那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好吗? 生:说礼貌用语。 师: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用到这些礼貌用语呢?请同学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表演给大家。可参照大屏幕上的提示。 生:小组讨论后选出代表表演。 师:指导表演时的表情、态度、动作。 师:同学们的礼貌用语撑握的
4、可真不错,不知道这一关我们能不能通过,让我们一起来问一下淘儿好不好! 生:问淘儿,请问我们过关了吗? 师:(出示课件)看,淘儿都在那恭喜我们过关了。 三、文明礼仪关 师:第一关中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接下来我们就来挑战第二关,同学们有信心吗?——文明礼仪关(出示课件)。 师:文明的礼仪是被人们所称赞和欣赏的,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帮助小明,告诉他在下列场合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得到人们的称赞和欣赏。 师: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乘公共汽车上医院看望生病的叔叔,请同学们告诉小明,乘公共汽车时应该怎样做呢?(出示课件) 生:排队、主动购票、给老人让座等。
5、 师点评补充,适机指名表演。 师:车到站了,医院就在马路对面,快告诉小明,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 生:看信号灯、走人行横道、扶残疾人等。 师点评补充,适机表演。 师:医院到了,这时小明应怎样做呢?(出示课件) 生:不喧闹,向病人问好等。 师点评补充。 师:出了医院,小明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图书馆,大家告诉小明,在图书馆里应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 生:不喧哗,轻拿轻放,书放原处等。 师点评补充。 师:出了图书馆,小明到商店去买文具,商店的人可多了,这时他应该怎么做呢?(出示课件) 生:排队、主动付钱等。 师点评补充,适机指名表
6、演。 师:小明买完文具,一出商店的门,迎面走来了一个外国人,同学们说说这时应该怎么做呢?(出示课件) 生:主动打招呼。 师小结: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到那时许多外国人都会来到我们中国,同学们千万别忘了遇见他们时要主动的打声招呼,以展示我们中国人的热情与友好。 师:在回家的路上,小明看见几个小朋友正在草坪上玩,这时他应该怎样做呢?(出示课件) 生:劝说。 师点评补充,适机指名表演。 小结:生活中我们不但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同时还要做一个文明的监督员和宣传员,敢于制止那些不文明的现象。 师:小明到家了,他的表现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和欣赏,
7、他高兴极了,这都多亏了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代表小明谢谢大家了。这一关我们能否顺利通过呢?让我们一起来问一下淘儿吧!(出示课件) 四、玩转礼貌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鼓作气连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到游戏城取出我们的游戏吧!(出示课件) 师:指导学生了解游戏,打开书到42、43页,按顺序观察,看看游戏中哪些是值得学习的文明行为,哪些是不值得学习的不文明行为? 生:自由读书,汇报。 师:介绍游戏规则。 指名示范游戏,棋子落到图片中时,组员齐读对应的要求。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骰子和棋子,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是冠军。 生:玩游戏,师指导。 五、总
8、结延伸 同学们,游戏好玩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