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90315
大小:139.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4-26
《小学德育审美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引导·欣赏·建构(修改稿)——小学德育审美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内容提要:传统德育中忽视德育的独立性、可接受性,“灌输”德育风行,直至陷入越加强德育,德育的实效反而越低的怪圈。如果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运用艺术化策略加以审美化改造,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表达的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主的“欣赏”(即教育和接受)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本研究以欣赏型德育理论为指导,通过
2、对道德教育和形成过程艺术手段的介入进行审美化改造的系统研究,探索了在主题活动、学科德育、日常教育行动及德育评价中进行审美化建设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及其保障系统的建设,初步构建起了小学德育审美化建设的实践模型,总结了在欣赏中实施德育审美化的基本策略,丰富了艺术手段的内涵,调动了学生道德学习的兴趣,改变了道德学习的情感体验状态,使教师对德育也有了全新的感悟,促进了教师的德育素养的专业化提升,取得了比较丰富的实践效果。关键词:德育审美化引导欣赏构建传统德育中忽视德育的独立性、可接受性,“灌输”德育风行,直至陷入越
3、加强德育,德育的实效反而越低的怪圈。如果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运用艺术化策略加以审美化改造,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表达的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主的“欣赏”(即教育和接受)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一、研究的缘起1.小学德育现状的审视。尽管我国各级对学校德育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从德育工作实际效果来看,它们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4、以下四个方面(1)在德育内容上,偏重知识化,脱离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人往往以直接的生活经验来直观世界、直观自身。德育内容来自于生活世界,因而德育内容应是鲜活的。而现在所进行的德育,是从生活世界中抽取出来、教条化的,与学生生活着的周围世界相隔离,失去了生活根基,缺乏道德情感的抽象的东西。学生很难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2)在德育方法上,强调灌输,忽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33。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道德信念,提高
5、他们的道德水平。道德信念的提高,不只靠单纯的说教就能完成,灌输和说教只能暂时改变人们的行为,而对人们的道德信念的改变往往收效甚微。它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道德信念,造成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稳定。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居高临下,缺乏沟通。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德育的现状是,虽然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但这种交往是不平等的,学生常常被视为客体,师生关系成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无视学生是一个具有能动、反思的主体,教育者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
6、迫使学生接受德育内容,无视学生内心感受,造成师生之间形式上的沟通、思想上的隔离的局面。(4)学校德育在评价机制上,注重道德认知,忽视道德行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比较重视表决心、做保证、写体会等这些表面的形式的东西,而不注意这些是否出自学生真正的道德认知。德育评价停留在道德认知的层面,缺乏对学生从知到行的综合评价,客观上助长了学生“光说不做”、“说则天下无敌,做则无能为力”的不良习性。2.当代青少年学生发展状况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挑战。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人们大多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心理,对精神理
7、想持冷漠或嘲弄的态度,在加上媒体上一些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降低了学校德育的效果,有人称之为“5+2=0”。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然依赖两个根本要素:一方面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另一方面依赖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每个人的充分发展。这是因为:(1)人是影响未来社会经济的主体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表面上来看,影响社会发展的是知识,而深层次的也就是其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人的综合素质。(2)人是影
8、响未来政治文明程度的主要因素,从表面看,影响政治文明程度的是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等,从深层次来看还是公民素质的高低。(3)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影响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因素,从表面来看,反映公民素质高低的是公民的行为,而深层次的是公民精神世界的健全程度。因此,从一定角度说,知识经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对教育特别是德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33。青少年德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品德规范转化的教育,是将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青少年的内在个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