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

ID:9287997

大小:17.2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26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实验与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实践把书本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实践、实验是创新的桥梁,创新是知识最高级的创造性输出,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教育改革的新使命。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创设数学演示实验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

2、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内容是运动情景的符号化。因而所谓数学实验,即客观事物的理想化模拟活动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主构建的过程。数学实验作为数学活动过程,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并获得自我创新能力。 1、设置实验,演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关于数和形本质属性的反映。数学知识不断扩展,是以数学概念为前提,通过演绎,归纳形成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实物、模型,利用实验

3、演示效应,引导学生独立地对模型关于数和形的属性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感知、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精神。   例如:对于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把一条线段,把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分别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实际感受,并自己动手将一个圆、一批实物等平均分成几份,当然教师还必须讲清它的整体性,可分性和平均分等。这样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会更深刻、更具体。 2、设置实验、演示公式的形成过程。   教材上的公式定理、法则大都是前人

4、根据客观现实得出的,是创造性智慧的结晶。数学家真实的创造过程常常被最终的简洁的公式定理掩盖着。虽然我们不可能知道“真实的创造过程”,但我们可以仿真做出示范。因此设置数学实验,使学生“经历”一次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好途径。   例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时,把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或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这样很容易得出三角形面积=(长×宽)÷2,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而以实验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就会不满足于教材中的一个个孤零零的

5、现成结论,而是通过实践获得的牢固的知识。   3、设置实验,“演示”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题目在求解时都要构成解题思路。通过教学实验,启迪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相遇问题和锯木料等问题。   根据实验,学生会轻松地得出: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锯木的段(块)数=N+1。   数学实验,提供了一个发现、创新的环境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思路的形成。 2、设置操作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   通常,学生的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学习、训练发展形

6、成的。只有课本的理论知识而不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只有纯数学知识,没有参加实践进行操作的能力及思维应变能力,这对实施素质教育是很不利的。   例如,在教“质数和合数”这一节,可以设置这样的游戏进行实验:课前把全班学生都编好号,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块硬纸把自己的号数写上,并在操场上画两个圈。上课时,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到操场去上游戏实验课。做游戏,大家自然高兴。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号码的约数的个数分别站到两个圈内,第一个圈是有两个约数的,第二个圈是有三个和三个以上的约数的。然后问第一个圈中的学生:你们的号

7、码都有两个约数,第一个是什么?另一个是什么?谁能一句话概括两个数的特点?然后,老师说明质数的定义,把质数的牌子插在第一个圈内,用同样的方法讨论出合数的概念。这时就发现1号同学站在圈外,为什么呢?原来只有一个约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的实验,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了知识,且理解深,记得牢。   又如,在教学“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比较”时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提供给每组许多圆柱和圆锥,其中一组是等底等高的,还有一堆沙子。学生自己做实验并记

8、录,最后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这样,实验的结果不会使教师作过多的讲解,就会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会自己得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圆柱体的体积,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特别是一些关于测量、统计等方面的内容,不仅要让学生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更应让学生亲自操作,动手动脑去完成。   3、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做学生身边的数学题,完成长作业,服务于社会。   课内与课外是依据空间来划分的两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各有其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