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ID:9267700

大小:4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25

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关注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以心理活动课,分析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健全的人格及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正文:     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案例:自杀事件:2001年9月17日凌晨,广州市海珠区某学院一名刚入校两天的新生无法适应新环境,连续失眠两天后从宿舍楼跳楼身亡。2001年12月31日

2、上午,广州市五山某高校2000级研究生坠楼身亡。据了解,他们研究生的每门课要根据成绩排名,排在最后5%~10%的学生,给予黄牌,累计三个黄牌就换一个红牌,得红牌的学生毕业难度较大。该学生可能是成绩太差,受不了刺激。2002年3月,身为教授儿子的黄毅留下遗书之后,在自家的楼上坠身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校园里消失。有关人员向记者证实,黄毅留有一份100字左右的遗书,大致内容是:学习负担太重,实在承受不了压力,不想活了。犯罪事件:2002年3月上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批准逮逋了涉嫌故

3、意杀人的大学生马晓明。只因功课不好被学校“劝其退学”,自感没法向家里交待的马晓明把自己的爸爸和奶奶杀死了。2002年3月,在长沙市某高校发生了一起杀人碎尸案,犯罪嫌疑人因为感情的纠葛,残忍地将同班女友杀害并肢解。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好玩”,将高浓度化学溶液泼向北京动物园的数只熊身上,造成动物严重受伤;2004年2月,云南省昆明市大学生马加爵连续杀害4人的恶性案件。从以上案例中的一些极端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状况是令人担忧的。近年来,我国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进行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4、的结果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1995年,佐斌以“中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对湖北中等学校1233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8.35%的学生心理适应方面不太理想,56.7%的学生曾经想到过自杀。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33.2%的学生有强迫现象,24.8%的学生偏执多疑,23.1%有敌对情绪,32.6%心理抑郁,28.6%的学生感到焦虑,34.6%存在适应不良问题,35.7%情绪不稳定,31.4%对人际关系敏感,有学习压力感的学生占36.6%,33.4%的学生心理不平衡。从

5、这些调查结果看,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1999年3月,杭州市心理卫生工作办公室对杭州1115名在校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17.34%,其中,初中生为16.52%;高中生为18.16%。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

6、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河南教育学院的郭喜青2001年在对河南某地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29%。低于有关资料记录的城市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约为15%数值。有心理问题的人数由多到少依次为:恐怖倾向7.53%、自责倾向5.62%、身体症状4.78%、学习焦虑3.4%、冲动倾向2.95%对人的焦虑2.79%、过敏倾向1.39%,孤独倾向0.96%。另外,中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有约3000万处于

7、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25.4%,并且有上升趋势。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得到的数据也有较大差异,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中小学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是哪些方面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一下。1、来自家庭的因素父母的溺爱众所周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20年,国家鼓励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这基本国策的贯彻,使我国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发生了重大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

8、,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甚至子女犯错误时,父母都不说一个‘不’字。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父母的专制:有的家庭,父母从不把子女看作是同自己平等的一员,认为子女只能逆来顺受,惟命是从。他们对子女过于严厉、粗暴和专制,使子女的自尊心受损,独立性受压抑,加之彼此间生活观、价值观等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