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224809
大小:330.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23
《《尚书》的德治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6年第l期河南教行学院学报(哲学礼会科学版)No.1,2006第25卷JourllalofHenanInstitute,fEdu,mtionGeneralNo.99(总99期)(Philosophyan【IjalSciences)Vo1.25《尚书》的德治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毕天璋(河南教育学院教育系,河南郑州I450014)摘要:《尚书》开创中国以德治国思想的传统。《尚书》德治思想渊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尚书》的德治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主要有:领袖人物的道德威望
2、是以德治国的关键所在;明德慎罚,提倡教化,建立以德治国的社会基础;任人惟贤是以德治国的重要争件;勤政爱民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施政原则。关键词:以德治国;道德威望;提倡教化;任人惟贤;勤政爱民中图分类号:1)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920(2006)01—0062—04《尚书》被誉为“政事之纪”(《荀子·劝学》)。它用。研究《尚书》的德治思想,对于应对知识经济时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澍、周时代的部落、代的挑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氏族首领、国君和辅臣等人的重大的社会政治活动,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作者可能
3、是各个时代的史官之类的人物。现存一、《尚书》德治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尚书》有“今文”与“古文”两种。今文《尚书》共28《尚书》的德治思想,既非空穴来风,也非主要来篇,被公认为正统版本;古文《尚书》共58篇,其全部自上天的启示,而是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治国包含今文《尚书》之28篇(实际分成33篇),另柏25安民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尧典》的单纯事实的叙篇为今文《尚书》所无。古文《尚书》被多数学者定为述,到后来逐渐加深的理论概括,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伪书”,但这并不能说明它的出现毫无根据和毫无的以德治国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经儒家的发历史价值
4、。司马迁在《史记》之《五帝本纪》、《复本扬光大,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产生r深远影响。纪》和《殷本纪》中多次援引古文《尚书》的篇名和史《尚书》的记载,从五代的唐尧至春秋时期,反映实;苟于在其《劝学》L卜I也引用过一义《尚书·说命》之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的历史事实。原始社义旬。本文的引文主要取自今文《尚书》,但也不排会虽然蒙昧、野蛮,但为J,维护原始公有制度,“尚斥对古文《尚书》的引用。实际卜,《尚书》原本也不德”应是其重要的手段。奴隶社会虽然是历史上最止卜述58篇,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至少还引用过十残酷的社会制度,但是,由于它脱胎于原始社会
5、,所几篇《尚书》逸文的篇名,女fI《五帝德》《帝诰》、《汤以原始社会的自然观念和社会观念对它的影响是十征》、《徂侯》、《太训》等,书中有的史实可能还取自分深刻的。另外,由于中国之“亚细亚生产方式”及这些篇目,只是由于后来的删编或亡轶仅存现有篇“l井制”的实行,更使德治思想有了较深厚的根基,目。所以司马迁说:“《_fi》缺有问矣,其轶乃时时见从而使得原始社会重视德治的治国思想得以继承和于他说。”(《史记·五帝本纪》)发扬。中国足个f分萤视以德治国的同家,具有优良从《尚书》记载的历史事实来看,更-I『看出其德的道德教化传统。如果追根求源的话,恐
6、m是应当治思想渊源于长期的历史经验。《尚书》记载我国氏以《尚书》为其契机。从汉代井始,把《尚书》定为儒族首领和国家的统治者及其辅佐人物,的后不下数家经典,其以德治国的思想,经过儒家发扬光大,对十人。这些人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历史功绩的于形成我国以德治国的优良传统发挥了巨大的作成功人物,如庸尧、虞舜、夏禹、商汤、武丁、周文土、收稿日期:2005—06—26作者简介:毕天璋(1936一),男,河南安阳人,河南教育学院教育乐教授,从事教育理论及教育史研究。·62·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剧武千等以及皋陶、伊尹、傅说、吕尚
7、(姜太公)、姬旦为令用的原则和我国现时建设和潴社会的历史任(周公)等辅佐人物,都是顺应天意、深得民心的道德务,重点阐述以下几方的德治心想,更具现实高尚的人。唐尧去世,“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意义。密八音”,反映百姓对德高望重的唐尧的崇敬。《易(一)领袖人物的道德威单是以德治同的关键经》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就是对这所在些历史人物及其历史功绩的精辟概括。另一类是导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民主制度尚未确立,氏致国破家亡的历史罪人,如夏桀、殷受(《史记》称殷族公社和国家领袖人物的权威是推行政令的主要手纣)等人及其亲信,都是上逆灭道
8、、下违民15的无道段。而这种权威则是建立在领袖人物的高尚德行和之人。“时日曷丧,了;及汝皆亡”(《尚书·汤誓》),表社会声望之上的。领袖人物在道德修养方而的榜样达_r百姓对夏桀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