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ID:9147554

大小:72.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9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1页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2页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3页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4页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孙小刚张世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园招聘成为了企业招聘人才、大学生寻找工作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从学校、学生、家长等三个方面分析在校园中招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争取发挥校园招聘应有的优势和作用。关键词:校园招聘;无领导小组讨论;职业牛.涯规划;基金:2015年湖南工程学院校级教改项目(校教字(2015)25号)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人才供需方面的问题口渐突显,校园招聘作为校企双方供需问题的直接体现方式和改善途径,应该充分突显其优势和作用,然而除了企业方面,从学校,学生,

2、家长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校园招聘的作用。一、校园招聘存在的问题(一)学校方面1.缺乏为企业专场校园招聘提供适宜的场地安排由于各企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薪酬福利、职业幵升通道、工作环境等条件不一样,外加校区专业因素,毕业生兴趣期望不同,应届毕业生对企业专场校园招聘青睐程度参差不齐。具冇竞争性招聘条件的企业,应届毕业生参与宣讲会热情高涨,在划分的宣讲会场地上常常满座甚至把场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般性招聘条件的企业宣讲会,应届毕业生参与度较低。大部分参与企业校园宣讲会的人数与场地安排和符合,但对于一些热门的企业宣讲会,场地显得捉襟见肘,大教室

3、的场地安排依旧不能满足应届毕业生座位的需求。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企业专场校园招聘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测评方式,所谓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通过把松散群体组织起来一起讨论特定问题的形式,通过对群体的行为进行观察、定性描述、定量分析,判断被评价者个性特征的评价方法。无领导小组讨论与一般的面试场地不同,其耍求环境耍安静、宽敞、明亮,环境中的面试官与求职者的距离应该满足所需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宜过宽,也不宜过靠近。很多高校目前缺乏支持性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场地环境,在阶梯教室及图书馆报告厅中,大部分为固定的桌椅,不能重新进行调整组合。企业将就场地环境进行无领导小组

4、讨论,直接影响测评效果,不利于企业人才的选拔。1.缺乏线下对企业专场招聘日程的公示许多校园网站上开设了招生与就业网页,所有的校内企业宣讲会及校外招聘信息只在网上公布。宣传消息比较单一,不利于毕业生多方面获取就业信息,导致了宣讲会参加人数不多,企业专场校园招聘关注度较低的情况。有的毕业生通过笔试后,对于第二天的面试时间地点安排的临时变更比较模糊,学校未能及时在这方而更新,给毕业生造成了一些小困扰。2.缺乏与知名企业合作的主动性虽然来本校进行校园招聘的企业数量不少,但未能把一些知名的企业吸引过来。知名企业能明显调动毕业牛.参加校园招聘的积极性,从

5、而提高学校就业率,提升学校形象,推动招生工作更顺利进行。(二)学生方面1.不了解自我,未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活在脱离教师严格监管,紧凑的时间安排下,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对自我放松。未能清楚地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对职业兴趣概念模糊,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在企业专场校园招聘中盲0海投简历,对自己喜欢什么,从事什么行业与职位一知半解。有的毕业生盲目随从,扎堆于人气高的企业专场校园招聘,投热门的职位,却未能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与职业规划明智投递简历,从而造成签约成功率低的现象。2.就业意识不强烈每逢企业专场校园招聘开始之际,部分应届大学生生仍未能从学生到“

6、毕业生”身份上转变过来,依然停留在安逸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中,不少毕业生抱有及时享乐的心态,并不着急找工作,对“找工作,就业”的意识淡薄。不少应届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了解与定位,对未来职业方向模糊,没有明确的行业、职业方向,未能及时关注就业信息。3.态度不够端正校园招聘作为其中一种应聘渠道之一,不少毕业生并不重视这种在“家门口”的校园招聘,有的毕业生仅仅把校园招聘当做是找工作的一个练兵场。有的抱着认真找工作的心态,有的则抱着比较心态,多参加不同企业宣讲会从中选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企业而进行简历投递,有的则抱着学习的心态,借着宣讲会了解不同的行业。有的

7、毕业生在企业宣讲会上只听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剩下的内容心不在焉。因此玩手机,与周围的同学聊天打发时间而没冇认真听宣讲会。在笔试面试过程中比较随意,面试时迟到,衣着不整洁,在面试中让面试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三)家长方面1.观念守旧,尚未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观念守旧,狭隘对国企、外资企业情有独钟,认为只有这些“高大上”的行业及职业,才是自己子女职业上的追求。不少家长存在攀比心理,在与其他家长子女的对比中,更希望自己子女从事的职业高端大气上档次而给自己脸面添光。有的家长则对子女期望过大,因此忽略子女的职业兴趣,硬性要求子女考公务员、教师等社会赞誉度高的

8、职业。有的家长对子女职业兴趣、行动上不予以支持,主观上打压子女职业兴趣。2.过早地为下一代规划人生作为子女长辈的权威,过度自信的优越感,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