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

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

ID:9134693

大小:51.0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8

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_第1页
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_第2页
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_第3页
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_第4页
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古代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古代书院延名师主讲,四方学子千里求学,说明授课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古代书院延聘大师定期讲学的做法,彰显出讲座式教学的勃勃生机。古代书院注重学生的自学研讨,鼓励学生切问近思,也显示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自我发表的重要性。【关键词】书院;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冃标下的文学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204;本文系湖北大学2014年教研项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文学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

2、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27。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讨、传播为一体的教育组织机构。虽然书院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借鉴古代书院教育的某些理念与做法,对推进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促进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仍是大有裨益的。一般认为,书院初步成型于唐代,成熟鼎盛于宋元,普及壮大于明清,至今己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具有一定的民间色彩,不同于完全以应试为目的的一般官办学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传统。古代书院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教育机制,在择生、教学、文化出版及学术争鸣等多方面均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在教学方面,书院式教学颇具现代通识教育的

3、色彩。木文简要谈三个问题,并求教于方家。一、古代书院弟子的慕名求学与当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形象塑造书院的发展历时下年,品流亦很复杂。尽管历史上有不少书院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历代统治者也有不少属意将书院纳入官办教育体系,但总体来说,书院属于私学,其创办和运作多源于民间力量。书院在学生招收上没有一般官学的诸多严格限制,可以“自主招生”,显得自由灵活。不过这种灵活自由也可能导致生源的不足,为了确保书院不会因生源不足而陷于关门大吉的窘境,由当时德才兼备的名师授课,乃是书院作为私立教育机构保证生源的不二法门。青年学子慕大师之名虔诚求学的案例更是屡见不

4、鲜。其实,中国古代的私学得以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学子慕大师之名虔诚求学。《后汉书》记载,东汉名士马融、檀敷、姜肱等人,因德行高超学问博洽,各地学子求教于门下者成百上千。清代湖南人罗典担任岳麓书院山长27年,四方从游之士纷至沓来,声名隆盛。当时岳麓书院每届招收生童的定额是60名,在罗典掌教期间,每届都足超额招生。上述例子均说明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中占冇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更要注意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S前各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尤其是全校性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基本上都会有学生网上选课的环节。根据笔者调查,虽然有些学生是为

5、了修满学分随机任选课程,但更多的学生还是会关注任课教师的情况,有些学生甚至会在网上搜索关于授课教师的相关介绍资料。通识选修课程,并非学生必选,因而开课教师往往面临学生们更为挑剔的冃光。加强教师德行修养,从而塑造出教师个人的软实力,目的并非只是吸引学生选择自己的课程。更为重要的是,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完成知识传授的关键环节。《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有云:“疾学在于尊师。”要想很快学到知识,尊重老师是开头的一步。脍炙人口的“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解。只有尊重老师,xT能更好得到知识。而作为教师来讲,要学生喜爱一门课程,真

6、正抱着收获知识的目的去学习通识教育课程,也要加强自己各个方面的修养,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尊敬自己。所以说,打造教师形象是做好课程教学的第一步,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二、古代书院的人师讲学与当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编排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不是学生的专业必修内容,学时安排往往少于必修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在给本专业学生授课时循着教材一章一章地讲下去,不会有多大问题。但是这样的常规做法却不适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尤其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也就是俗称的“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课时一般少于专业课程,授课内容自然也不能?c专业课程等量齐

7、观,照本宣科地一章一章宣讲,对非专业的学生而言,往往存在吸引力不足或者是不易理解等方面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游离于课程教学内容之外,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上课讲小话、玩手机、做其他课程的作业甚至中途幵溜及干脆缺席等情况也随之增多。面对如此学情,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被动局面,需要积极想办法找对策。古代书院经常采用的大师讲学式的教学方式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古代书院的教学是以大师讲学为辅而学生自行研读为主,而大师的讲学也不会将教材从头至尾完整讲解,而是就某些关键性的论点、论题、章句等进行阐释生发,其余

8、Aj容则由学生自学。例如,淳熙七年(1180),朱

9、熹在白鹿洞书院曾围绕《中庸》首章宣讲儒家心性修养之学,重点阐发“性”“道”“教”“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次年,陆九渊应朱熹之邀在G鹿洞书院讲说《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