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32185
大小:7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8
《全程互动协同育人教学改革之过程互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程互动协同育人教学改革之过程互动[]全程互动、协同育人既为工程人xT培养提供了新视角,也是新常态下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协同育人的模式一般有校政协同、校企协同和校校协同等这几种模式,其各具特点。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这三个方面幵展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协同育人模式探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全程互动;协同育人;过程互动;教学改革[屮图分类号]G642.0[]A[]2095-3437(2017)03-0141-04《广西大学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推进全程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屮指出:所谓“协同创新,全程互动”,就是遵循
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打破学校人才培养的孤立封闭状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与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地方行业企业等在人才培养的“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多方位地展开交流与合作,协同推进教学研究项目,共享教学研究成果,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方。从过程上来讲,全程互动包括入口互动、过程互动与出口互动。入口互动即学生进校之前或者进校之初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高校应该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根据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校企共同确立专业建设方案,协同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过程互动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始终保
3、持与企业行业的密切联系,校企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协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同开发新课程,协同建设教师队伍,协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协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协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协同制定并实施企业培养方案。出口互动则指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建立反馈机制,持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1][2]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全程互动、协同育人教学改革,重点探索校、企、生三方“互需、互惠、互联”的有效途径,以及校政企行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协同模式,实现与企业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了人XT培养质量,同
4、时也促进了一批教学标志成果的产生。一、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究(一)协同育人的内涵1971年德国学者Haken首次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川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3][4]协同的主体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协同育人的核心思想是相互合作、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打破主体间的壁垒,跨单位、跨界、跨地区、跨国,强强联合,在培养目标、教学保障、资源共亨、管理运行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水平和办学能力的提升。[5][6][7](二)全程互动协同育人教学改革的目标及关键问
5、题全程互动协同育人改革的冃标是: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全过程,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寻找校、企、生三方“互需、互患、互联”的有效途径,开展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互动,集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使协同各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建立校政协同、校校协同、校企(行业)协同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全过程互动、多样化协同创新改革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冃前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大多局限丁•实习实践环节,而人才培养的其他重要环节如理论课程、第二课堂、实验项
6、目开发、教材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仍处于相对封闭、孤立的困境,企业行业参与度不高,深入性不够,导致政府、社会、企业、高校之间的优质资源仍未能充分共享,协同育人的优势没有全方位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使企业全面、深入地参与协同育人,解决政校企行优质资源充分共享的问题,这也是过程互动协同育人改革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三)协同育人的模式协同育人模式具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培养模式分,可以分为“N+M”模式,比如“1+3”模式、“1.5+2.5”模式等,或者“卓越工程师班”、“创新班”模式等;从合作内容来看,可分为产学研协同、产学
7、协冋等;从协同的主体来分,可以分为校政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等多种类型。1.校政协同校政协同包括校地协同,是学校与政府部门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指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合作。[5]在校政协同屮,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运用政策手段和经济杠杆调动行业指导、学校推进、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以获得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所必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6];学校则应充分利用政策,努力推进协同育人改革,提升办学实力。1.校企协同是学校与企业、行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协同
8、旨在集聚社会资源投入人才培养,使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解决高校办学资源不足的困难,解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校企协同将企业生产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包括真实的生产环境、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