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132003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8
《豪杰译与食人主义翻译的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inventedintheprocessoffightingbacktheWesternculturalhegemony.Withthesamehistoricalbackgroundofhegemonyandthesamehistoricalpursuitofdecolonization,thetwotranslationstrategiessharesametranslatingpurpose,ideaandskill;butinfluencedbydifferentnationalconditionsandculturaltradition,theyowndifferenttra
2、nslatingoptions,differentattitudestowardstheoriginalworksanddifferentsocialeffects.Bymeansofcomparing,analyzinganddescribingthefactsappearedinthetranslation,thepaperwillexplore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hetwostrategies,“llaoJieYi”andtheCannibalistictranslation,bothofwhichwerebornagains
3、tcertainunfavorablebackground,arecreativepracticesandhavemadeconsiderablecontributionstothesocialprogressandculturaldevelopment.Keyword:HaoJieYi;Cannibalistictranslation;comparison;Received:2017-04-24“豪杰译”兴起于中国晚清时期,最初起源于日本明治时期。“豪杰译”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其翻译的政治小说儿乎全部都是“豪杰译”。不单单是梁启超,当时注明的文学翻译家林纾、苏曼殊、周桂笙、吴祷
4、、陈景韩、包天笙,乃至鲁迅早期的翻译,也都是“豪杰译”。[l](P40)何谓“豪杰译”?王晓平界定为:“明治初年的翻译者,还常改变原作的主题、结构、人物。严格说来,只能称为改写和缩写。这种翻译方式,被称作‘豪杰译’,或许有译荠自命豪杰,挥动大笔,对原作宰割挥斥之意。”[2](P161)王向远认为,“豪杰译”是指对原作的各个层次任意改动,如删节、改译、替换、改写、增减及译者的随意发挥。[l](P140)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豪杰译”的基本特征:大胆豪放,不拘泥于小节;译作不忠实于原作。巴四的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Campos出版了奠基之作OnTranslationasCr
5、eationandCriticism,食人主义思想被正式引入翻译研究。依据Campos的观点,翻译行为可以概括为食人行为,然而,“‘食人’不是占有原文,而是解放原文,译者在食用、消化原文后,让自己获得自由,进行创造性翻译。”[3](P192)Campos隐喻性地用“食人”来表达巴西的殖民经历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殖民者和他们的语言被吞噬掉,它们的生命力在吞噬者体内焕发生机,并且是以一种新的、净化的、更富能量的方式存续,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4](P136)食人主义翻译理论反映出了巴丙(原葡萄牙殖民地)独立后的文化自信和自主心态,突出了不同文化间的平等互补,为“我”所用。“豪杰译”与食人
6、主义翻译在翻译思想、翻译手法等方面非常相似,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当时的译者选择了如此相似的翻译策略?之前的研宄都是针对其中之一进行的,到目前为止M内还没有关于这两者之间的比较性研宄。故本文欲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入手,全面、客观地把握这两种翻译策略。一、相同点分析中国在晚清时期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巴丙在历史上曾长期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豪杰译”和食人主义翻译是在对抗殖民霸权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这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目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手法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下面具体来谈:(一)相同的翻译目的“豪杰译”与食人主义翻译有着相同的翻译目的,就是解殖民。“豪杰译”是从政治方面进行解殖民,而食人主
7、义翻译是从文化方面进行解殖民。解殖民是指,“解除殖民化的有害影响,特别指解除殖民化状态下的集体自卑情结的渐进过程”,其实就是从被殖民状态走向独立的动态过程。晚清时期,中国屡败于外国列强,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爱国志士们开始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当时的翻译,“其目的,在灌输民主思想,认为中国不变政体,绝无富强之路。”[6](P478)他们希望通过翻译西方的文学作品来宣传国家、民族意识,激发国人的反帝反封建的斗志,从而掀起革命的浪潮。所以,晚清域外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