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

ID:9131438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_第4页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王春艳王春艳(黑龙江省鸡丙市人民医院158100}【】R473.5【】B【】1672-5085(2012)21-0336-02【】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木病早期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应尽早开始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同时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出入量、末梢循环情况等。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及时给药。一般监测时间为3天,有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者,根据病情延长监测时间。必要时使用全自动除颤仪监测,插入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急性心肌梗死(AM

2、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部位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急性缺血,最终导致该部位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心电图特征性动态演变、血清心肌酶水平增高、发热和白细胞增加。也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1临床资料木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38〜71岁。主要症状木组36例患者有8例无明显疼痛症状,26例有疼痛症状分別为心前区及胸骨后发作性疼痛。除疼痛外心悸、出汗、气短、恶心呕吐亦较常见。36例患者出现心律紊乱5例,心

3、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1例。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基木痊愈,下面将治疗原则和护理方法汇报如下。2治疗原则第一降低心肌耗氧量;第二尽快使堵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严重缺血心肌的再灌注,同时应尽量减少再灌注损伤和防止血管再堵塞;第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或侧支循环,从而缩小梗死范围,维持左室功能,以平稳度过急性期,提高康复后的生活质量。治疗可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治抒有:吸氧,缓解疼痛和精神恐惧,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冇: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还奋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

4、植术(CABG)等。3监测与护理3.1加强监测本病早期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应尽早开始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同时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出入量、末梢循环情况等。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及吋给药。一般监测时间为3天,有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者,根据病情延长监测时间。必要时使用全自动除颤仪监测,插入Swan—Ganz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生命体征监测3.2.1神志定时观察神志变化准确记录,如休克早期病人因缺氧表现烦躁、激动;若逐渐转为表情淡漠、意识模糊、昏迷则表明脑缺氧以加重。3.2.2血压血压不稳定病人需数分钟监测1次,血压稳定后

5、更具病情确定间断监测的时间。0前血压监测一般采用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对危重病人给与动脉穿刺留置鞘管进行长吋间有创(直接)动脉压监测。3.2.3体温每日测4次体温,部分病人在发病后24〜48h,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38°C左右,持续3〜5天消退。这是坏死组织吸收热所致。3.2.4脉搏与呼吸可与血压监测同吋进行,若出现脉搏细速,呼吸变快应及吋与医师联系处理。3.2.5肾功能监测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尿素氮等的变化。3.3心电图监测病人进入CCU后,即应给予持续心电及血压监测。使心律失常及血压变化能得到及吋发现和治疗,AMI的心律失常及血压改变通常在最初24h发生率最高,以后随病情

6、好转逐渐减少。严密心电及血压监测须持续1〜3天,心电监测的综合导联要求有清楚的P波,主波(QRS波群)向上。电极粘贴牢固。监测中发现下列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或加做常规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5次/分;室性期前收缩R—on—T现象;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及成对或连续的室性期前收缩;I度或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心房纤颤及由于心前区不适造成的特异性ST-T改变。3.4血液动力学监测AMI并有泵功能衰竭者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以了解肺动脉收缩压(PASP)舒张压(PADP)平均压(PAP)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护士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每2小吋肝素盐水冲管1

7、次,并根据病情需要定吋测量有关数据。3.5吸氧AMI病人无论有无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梗死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吸氧越早越好,方法有鼻导管吸氧法,面罩法。通常在发病早期用鼻导管给氧24〜48小吋,流量3〜5L/min,减轻气短,疫痛或焦虑症状,有利于心肌氧合。严重低氧血症者经气管插管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对伴有COPD病人,由于低氧是刺激呼吸的驱动力,因而吸氧浓度和流量不宜过高。3.6缓解疼痛AMI吋剧烈疼痛可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心律加快,血压升高和心排血量增加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