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

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

ID:9123611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8

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_第1页
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_第2页
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_第3页
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_第4页
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阐释学视角浅谈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郎涛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随着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观念在翻译领域屮的出现,译考的主体性在古诗词英译中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该文以阐释学的翻译理论为指导,讨论了许渊冲古诗词英译中译者主体性在阐释翻译学“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步骤中的体现。通过对不同译木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译木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凸显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便为今后古诗词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阐释学;翻译四步骤;古诗词英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是关于理解、解释及其方法论的学科,它的悠久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阐

2、释学的西方理论主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耍是中世纪对《圣经》的阐释和分析,所以被称为神学阐释学;第二阶段是在18-19世纪,代表人物是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他在总结各领域阐释学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法和心理学的解释使阐释学系统化,并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指导意义。第三阶段在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Heidegger)和阐释学开拓者伽达默尔(Gadamer)。他们认为,理解不是人的认识方式而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促成了阐释学从认识论到木体论的转变。I960年,伽达默尔的著作《真理和方法》确立了阐释学

3、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地位,这对阐释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翻译学的代表人物中,乔治•斯坦纳((GORGESteiner,1929-)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学者,其翻译的巨著《通天塔之后H吾言与翻译面面观》在西方翻译领域影响深远,“他代表了翻译理论和当代丙方语言中独特风格的阐释理论学派”(谭载喜,2004)。他率先用阐释学的理论系统地解释了翻译,他在海德格尔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他在《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论著中归纳出了阐释学的四个分析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谢天振,2008)。正是因为译者相信文本是有有意义有价值

4、的,才会选择去翻译。这种信任赋予译者的翻译行为意义。信赖之后的第二步就是侵入,也就是译荞对原文本的理解,它具有攻击性,掠夺性,因此侵入是具有暴力性质的。因为每个人对原文本的理解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时代背景,个人受教育程度,译者的文化身份等。因此理解必然带有某种“偏见”,对原文造成损害。阐释学分析的第三个步骤就是吸收,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理解后的表达。在对原文本进行充分的理解后,译者需要将N容表达出来。译考由于受到本土语义场,翻译R的,读者身份等种种因素的操纵,通过种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对理解的内容进行表达,如归化翻译或异化翻

5、译。这种表达即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内容上的。也就是说“对原文意义及形式的引进,吸纳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要把它们引进,吸纳到真空中去。本土的语义场已经存在,但已拥挤不堪(谢天振,2008)。”翻译阐释论的第四个步骤就是补偿。“信任”让译者对原文本“倾斜”,“侵入”的过程对原文本造成损害,而“吸收”再次让译文和原文系统发生倾斜,阐释行为一直不能达成平衡,因此对其加以“补偿”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补偿”和“吸收”一样,不仅仅局限于形式上,甚至是内容上的补偿也未尝不可。本文以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观为理论基础,通过其他译者和许渊冲关于古典诗

6、词英译和的译本的对比,以及许渊冲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作品不同译本的对比,进而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发挥。1斯坦纳阐释翻译观的译者主体性传统的翻译理论是以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为主导,译文仅仅是“派生的和非创造性的活动”,译者被认为是生活在原作者身影下的隐形人,不应该具有个人情感和背景(屠国元、朱献珑,2003)。韦努蒂也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一书中提到,在传统翻译观念中译者必须要“忠实”地呈现原文,侣导译者隐形,认为“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得让读者感觉不到他的存在”(Venuti,1995)。随着20世纪70年代

7、后期“文化转向”的兴起,人们从传统的理论束缚屮逃脱出来,开始关注对文本意义的阐述以及读者的反应,之后阐释论便开始逐渐兴起,译者的地位随之提高,译者的主体性也受到了空前关注。在阐释翻译四步骤中,不管是“信赖”“侵入”,还是“吸收”“补偿”都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在“信赖”这一步骤中,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判断什么样的文本是美的,有意义的,值得去翻译的,从而对即将翻译的文本进行选择。在“侵入”阶段,译者由于主观、客观等多种原因,对原文的理解必然带有某种“偏见”,因此会面对原文的抵抗,此时作为同时具有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译者,必然

8、会发挥主观性,几乎暴力地将原文的语言符号打破,让内容暴露。在“吸收”阶段,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对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或方法进行能动地选择,以便让译文忠实于原文。在最后的“补偿”阶段,要尽力恢复译文和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