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

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

ID:9078588

大小:230.1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16

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_第1页
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_第2页
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_第3页
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_第4页
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6T 820-2015 茶树菇菌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080.20B31备案号:44594-2015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820—2015茶树菇菌种AgrocybeAegeritaStrain文稿版次选择2015-01-23发布2015-03-01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820—2015目次前言................................................................................II引言.........................................

2、......................................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

3、............14质量要求..........................................................................25抽样..............................................................................56检验规则..........................................................................67标签、包装、运输、贮

4、存............................................................6附录A(资料性附录)母种常用培养基及其配方..........................................8附录B(资料性附录)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基配方......................................9I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820—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5、草。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广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江西广德新农村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广昌县宏泰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抚州市十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云辉、谢鸣、李宁、陈庆隆、黄芹发、廖妍玲、李菁、李国庆、张跃辉、谢远泰、谢远财、李庆、曾晓明、胡中娥、吴海燕II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820—2015引言栽培茶树菇使用的菌种是通过人工培育的纯菌丝体及培养基的混合体。国内通常采用三级扩大繁育程序,即:母种、原种、栽培种培育茶树菇菌种。为了规范我

6、省茶树菇菌种生产、经销和使用,促进江西省茶树菇生产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III学兔兔www.bzfxw.com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820—2015茶树菇菌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树菇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抽样、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茶树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7、规程《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2号3术语和定义NY/T528-2010规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高温抑制现象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受高温的不良条件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弱的现象。3.2活力菌种的生长能力,包括:菌种生长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3.3角变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3.4脱壁因生长条件不适(包括菌龄过长、培养基水分过低或其它原因)导致的培养料萎缩、脱水而脱离菌种容器壁的现象。3.5拮抗现象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

8、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行边缘的现象。3.61学兔兔www.bzfxw.comDB36/T820—2015积水因培养时间过长、生长条件不适(包括培养料过湿)或生理原因引起的菌种在培养容器壁或底部产生液体的现象。3.7锁状联合次生菌丝的双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在两个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