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05107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的探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的探究花东镇花侨小学朱桂花德育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狀况,是在接受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德育的教育,不同阶段的内容不一样,但最终德育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是反映德育建设的现实意义。一、更新观念。传统的道德教育,重认知,轻情感;重记忆,轻理解;重继承,轻创造。结果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脱节。道德认知与个体的道德发展规律脱节。因此,更新道德教育方法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其中,把思想道德实践与道德发展规律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
2、育。教师应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观念。二、改进教育方法。4(一)改进教育方法,首先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着手,过去课堂讲解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人们一直关注的课堂以外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并没有普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灌输,没有办法参与其中,道德教育也只能存在于认知层面,没有内化的途径,更没有进一步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条件。我认为,学生道德教育有三期六阶段的发展时期;道德成规前期:大约在幼儿园至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避罚服从取向,该时期的儿童尚缺乏是非观念,因恐惧惩罚而服从规范。第二阶段的特征
3、是相对功利取向,行为的好坏在其结果,力求在行为之后得到奖励,因而遵守规范。道德循规期:大约至高年级开始,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寻求认可取向,好孩子的标准是成人定的,为了寻求行为上的认可,而遵守符合“好孩子”标准的规范。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服从权威取向,表现为服从团体规范,尊重法律权威,判断是非时,初具法制观念。道德自律期:大约自青年末期,接近人格成熟开始。这一时期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法制观念取向,尊重法制,相信法律是为了大众公益而制定的,所以大家必须遵守。第二阶段的特征是价值观念取向,相信道德法则的普通价值,认识人性
4、的尊严,凭自己的良知做是非判断。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在惊奇和赞叹中认识世界的,少年是在怀疑和受鼓舞中认识世界的,青年是在取得信仰中认识世界的。他的观点虽然没有我们以上观点具体,但是他们的结论却惊人的相似。以上道德理论对认识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把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过程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统一起来,然而,我们的德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与思想品德的教育实践与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规律相背离。在小学时期,学生已经出现了自律道德的萌芽,教育的任务是激励道德自律的形成。我认为发展自律道德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让儿童与同伴发生
5、相互作用。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他们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互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有别,进而发展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在教学中,我采用认识冲突法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即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道德两难的讨论,以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然后,组织相邻的学生讨论,支持和澄清超过这些学生中最低水平的4一个阶段的观点;当这个观念为学生所理解时,我又提出新的情境,向这一阶段的思想挑战,并澄清超越先前发展阶段的那种论点。如此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矛盾冲突中找到思维方式中前后矛盾之处,并发现解决矛盾的办法。(二)针对以上情况,改变目前教育困境,
6、必须从素质教育的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基础教育环节的思想品德教育,必然是基本的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从最基本的领域开始,儿童的思想品德形成有三个基本关系层面:家庭、同伴、师生。所以,尊敬师长,关心同伴,是基本的道德内容。在自律阶段的初期,怀疑和鼓励成为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征,他们的关系层面已经开始向社会、传统文化领域拓展,所以,探讨社会问题,批评继承传统文化,成为新的内容。也就是说,随着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提高,思想品德的内容必须与之相适应,涉及的道德关系范围逐渐的扩展。在这个过程中,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教
7、育的有效性。已经创造的愉快教育、情景教育、和谐教育,之所以受到师生和家长的认同,就是因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相反,道德教育效果不好,得不到学生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原因,也是不重视教育规律的结果。4其次品德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充分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效果,必须在生活实践中才能够反映出来,停留在认知层面的道德教育是经不住考验的。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的知与行统一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现有条件设计。但是,必须坚持学生参与的原则。所谓学生参与的原则就是把学生视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利用和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和文化活
8、动,引导他们认识善与恶,好与坏等等。并且,在生活中强化扬善惩恶的道德原则。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教育”。事实证明,只有在生活中,道德教育才能发展成为道德素质,才能以道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