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

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

ID:9010353

大小:8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4

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_第1页
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_第2页
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_第3页
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_第4页
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本题存在三个关键要素:分封制下墓葬分等级,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等级差别不明显,但东方六国级差明显。东方六国墓葬等级明显,是符合分封制规定的

2、(分封制下的金字塔结构);秦国除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无明显差别,显然集中彰显了“君王”的地位(水平面上的一枝独秀)。A项,东方六国严格执行分封制并非因为经济发达,而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分封制的规定;秦国君王之下级差不明显,说明秦国没有严格执行分封制。知识面宽的同学应该知道,秦国地处西戎,对中原文化“学习”的不好(类似的还有南蛮楚国),较早实行“县”制。B项分封制凸显了君主集权,与史实及材料本意不符(秦国与六国不一样);D项东方六国遵循分封制度是不是“严格”姑且不论,从解题的角度看,本项以偏概全,没有从宏观上把握材料核心意思,忽略了秦国,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 答

3、案:C 建议:开好选修课。对学过选修一《商鞅变法》的同学,做对本题的概率会增大。 《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与本题关系:在《必修1+2分册》第11页(不同批次印制的页码略有不同,可在相关章节查找,下同),有如下表述:“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3.思想根源: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第12页,在讲述郡县制时,有如下表述:“郡县制:⑴渊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如秦、楚)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⑵秦朝郡县制的设立:鉴于周朝分封制导致后来周天子权威削弱的教训,秦始皇采纳李斯的

4、建议,彻底废除前代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对于使用过《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的学生来说,本题会更加容易。(上述摘文约在2012年暑期前后已在相关QQ群共享,不信者可以前去查询。本人已免费发布了三本必修教材的各自第一章。)在《必修3+选修1234分册·商鞅变法》一讲里,有如下文字(新版紫皮第105页):“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以俸禄制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的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第107页:“秦国在春秋时期已经设县,但并不多。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县令由国君直接委派,随时撤换且不得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此

5、后两千多年官僚制度的开端。县制的推广预示着它1.商鞅变法时,废除了世亲世禄制,侵害了贵族利益,树敌众多,加剧了变法阻力。2.商鞅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践行的是严刑峻法,所以加重了百姓的压迫和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3.他推行二十等爵制,使得国内盛行尚武风尚,人人崇尚武力,不求学习,只求能在战场上杀敌。4他推行“燔诗书而明法令”,使得大量文化典籍消失,造成文化的一次大灾难。5建立什伍制,使得人人变得功利,邻里之间常常为了自身利益而举报他人。从当时的历史来看,不论商鞅变法如何成功,商鞅本人必死无疑,这是政治需要,也是一种政治战略。因此,商鞅成就了后来的秦,也造就

6、了中华的统一。但是其本人是个悲剧性人物,为了历史车轮的前行,他用身躯为车轮铺路!!!可悲可叹可敬的人!商鞅的可悲可叹可敬正是历史的局限性!!!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设军功爵制度:①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②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2、什伍制度:①适应战时征兵的需要;②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3、废除井田,奖励耕织:①正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②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③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4、设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强化了

7、中央集权总体上说: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

8、变法。但最后还是死于自己的法。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