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综合练习

ID:29550095

大小:69.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综合练习_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综合练习_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综合练习_第3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综合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 综合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以下最能说明梭伦改革必要性的是A.农民和地主矛盾尖锐,农民的斗争严重威胁贵族地主的政权B.奴隶、平民与奴隶主的矛盾尖锐,他们要联合起来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C.外族入侵使雅典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D.平民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尖锐,平民准备以暴力推翻奴隶主贵族政权2.梭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A.坚决维护平民利益B.坚持中庸原则C.通过经济改革推动政治改革D.改革不彻底3.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A.政治地位B.血缘关系C.居住地域D.财产多少4.为雅典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的A.执政官B

2、.克里斯提尼C.梭伦D.伯里克利5.雅典民主制下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执政官6.雅典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相同点是A.都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都打击了旧贵族世袭特权C.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矛盾D.都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7.我国建立“县制”这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最早应该是在A.西周B.战国C.秦朝D.汉朝8.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9.《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行之十年,

3、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下列不属于造成这一现象的措施是A.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B.免除徭役以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实行思想专制D.轻罪重刑以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10.“为田开阡陌封疆”实质上是反映了A.规定贵族占有的土地B.承认土地私有权C.农田水利建设D.奖励开田封疆的人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因为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12.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宣传法家思想B.清除儒家思想C.富

4、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正确的是①符合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②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③秦孝公的支持④变法已经深入人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4.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旧的势力被彻底消灭B.变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C.统一是秦国发展的需要D.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15.(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当时代表了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有功将士     C.新兴地

5、主     D.富裕农民二、非选择题:16.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敝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藉。……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关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子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6、,以明不欺。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者弱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需六条以上,6分)(2)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两个成语故事?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3)指出“务本”“王制”的含义,依据材料三说明商鞅变法成功主要原因。(6分)(4)指出导致材料四现象出

7、现的主要因素,并依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6分)17.公元前6世纪初到5世纪末,东西方几乎同时在进行社会变革。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时期的改革与希腊雅典梭伦改革的必然性及主要历史作用,并指出其共同的性质。18.公元前7世纪和6世纪之交中西两国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两次改革。请参照已填充的文字,完成以下空白部分。(12分)名称项目梭伦改革管仲改革时代背景雅典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矛盾尖锐对立主要内容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工商业发展;重组国家权力机构。相地而衰征承认私田评价进步性局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