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启发式教育对德育的借鉴意义

孔子启发式教育对德育的借鉴意义

ID:9008351

大小:3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4-14

孔子启发式教育对德育的借鉴意义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孔子启发式教育对德育的借鉴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孔子启发式教育对德育的借鉴意义作者:孙迎光出处:[江苏高教第1期]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现代教育学中“启发”一词就来源于此。“愤”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想弄通而又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思考间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卜”则是指学生经过思考,想要表达而又表达不出来感到困难的那种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是“发”。孔子要求学生在形成积极主动的心求通、口欲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育,它同注入式教学是针锋相对的。   13 孔子启发式教育对

2、德育的借鉴意义作者:孙迎光出处:[江苏高教第1期]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现代教育学中“启发”一词就来源于此。“愤”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想弄通而又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思考间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卜”则是指学生经过思考,想要表达而又表达不出来感到困难的那种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是“发”。孔子要求学生在形成积极主动的心求通、口欲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育,它同注入式教学是针锋相对的。   13 孔子启发式教育对德育的借鉴意义作

3、者:孙迎光出处:[江苏高教第1期]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首创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现代教育学中“启发”一词就来源于此。“愤”是指学生积极思考,想弄通而又没有搞通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怎样思考间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即是“启”。“卜”则是指学生经过思考,想要表达而又表达不出来感到困难的那种心理状态。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弄清概念,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是“发”。孔子要求学生在形成积极主动的心求通、口欲言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教育,它同注入式教学是针锋相对的。   13启发式教学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孔子有近

4、五十年的教学经验,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启发式教学是他丰富教学经验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规律。   在当前形势下,改进德育方法,克服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既相当紧迫又有着一定难度的课题。借鉴孔子启发式教学,批判地吸取其合理因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启发式德育这一课题。启发式教育是当今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则需要多种多样的具体实施方法。本文仅将孔子灵活多样的启发式教育具体实施方法介绍于下,以供德育工作者参考。   13迁移启发在孔子启发式教学中,已包含着现代教育学家们很重视的学习的迁移问题。所谓迁移是指已学得

5、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的影响。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教给学生正方形的一只角,他却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只角,就不必再教了。他要求学生举一反三,由此知彼,从教育心理学上讲,正是学习的迁移现象。在教学中他注重训练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一次,子夏问孔子:《诗经》上说,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产生在仁义之后吧?子夏能发挥联想,由诗及礼。孔子赞扬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商呀!在他的教育下,颜渊能“闻一而知十”,子贡能“告诸

6、往而知来者”,陈亢能“问一得三”学生们都很善于培养学习迁移能力。孔子的迁移启发,大都是经验性的总结,未能上升到理论高度。但这一思想却是极珍贵的,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在当前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举一反三的迁移法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在德育中,不能让学生仅学一样懂一样,而应培养他们触类旁通的能力。在今天这一方法应有更高的要求,即:我们不仅对举一反三的学生要施以启发教育,对举一不能反三的学生也不能采取“则不复也”的态度,而要千方百计培养他们这种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既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有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和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适

7、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13个性启发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孔于施教,各因其材”。孔子能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教育,这种因材施教方法是他在教育史上的一大贡献。该方法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种:一是根据受教育者思想水平、接受能力施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他认为对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告诉高深的理论;至于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二是根据不同的性格施教。在教育中他对学生提出的同一个问题有时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回答。并明确解释说,这是由于学生不同性格的缘故。如关于“闻斯行诸”(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这一问题

8、,他回答冉有说:“闻斯行之”。而回答子路时却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