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ID:9001364

大小:1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_第1页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_第2页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_第3页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_第4页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滨州市惠民县辛店镇第二中学赵树刚从教24年,风风雨雨的岁月,我的教育观念发生过多次的转变,回忆往昔,竟有无限感慨。87年的秋天,还是毛头小子的我到原滨州市惠民县三堡乡任教,96年春天调动到三堡中学(现辛店镇第二中学)任教至今。期间,我完成了大专和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新的工作环境,我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关注新的教育动向,有机会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这期间有两次大的活动影响至深。一个是参加在威海由全国中语会举办的语文作文教学观摩活动。当时,有很多的语文界的教育家、教育名人、全国优秀教师参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人大开眼界,尤其

2、是对于作文教学。当堂作文,教师示范下水文,让人茅塞顿开。想想自己一贯的做法,为之汗颜。二是在名师送课下乡中听取了特级教师程翔的一节新授自读课《散步》。程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容,那不加修饰中透漏出的文学修养,那流畅的不着痕迹的课堂结构,那紧扣重难点突破的技巧,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还有一次陪同本校左登波老师去无棣进行滨州市优质课评选,听取了参赛的12节课,也是受益匪浅。回顾往昔,有以下几点感受: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我们太闭塞,每天禁锢在家、教室、办公室三点一线的轨迹中,没有能够走出去,更不可能请进来,所见都是司空见惯的东西,激不起心中任何的波澜——一滩死水般的大脑如何适应那日新月异的

3、知识的更新?我们不必去怨天尤人,在这个信息更新极快的时代,思想意识的落后远远超过知识的落后。低首伏案,手捧书卷,细细品读那些大家的教育箴言,细细鉴赏那些教学高手的教育技巧,细细揣摩那些经典的让人流泪的细节。写下来吧。把内心的感动、激动,用自己的笔触写出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慢慢体会或用于尝试,猛然发现自己也在成长。对比自己吧,不必在意自己的无知或浅薄,反思自己的问题或不足,践行自己信仰的那些高深的理念,原来,教学就是这个样子。因为有遗憾,所以更值得我们不断探索。2、我们不能走出去,那就请进来。网络资源是个好东西,选择性的观摩那些优秀教师的上课的视频,选择性的浏览那些大家的教育理念,不必

4、苛求自己能做到多少,必须明白自己同时代一同成长,没有被落下——那就是进步!3、写点小东西吧。有时间、有雅兴的话,把自己想说那些看似冲动在脑海中时常萦绕的话写出来,不必发表,不必让更多人知道,只在内心一隅存放一些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积累的多了,就是财富;公布发表出去,就是贡献。二、对于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或尝试:1、写作就是说话。不必把作文神秘化,其实,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把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或情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表达的准确到位,有文采,就是好的作文。2、过去老师们布置作文题目,学生进行自编自写,搜肠刮肚的胡编乱造,或者是套用模式,让学生仿写,无形中妨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交上作文

5、后,教师还要全批全改,即使累的颈椎出了问题,学生也只是看一眼批语便放在一边,根本起不到批改的作用。我曾经尝试过让学生自批自改,也感觉有些费力不讨好。作文教学似乎就是一个低效重复的折磨人的过程。3、现在,我在教学中推行的是:教师根据单元训练重点难点布置作文题目或范围,由学生讨论写作的内容或情感的表达,然后打好草稿,同学间交换阅读修改,提出存在问题或不足,教师在期间找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化问题,讲解存在的原因和修改的原则、方向、方法等,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重新修改誊写上交,再由同学们相互批阅,提出修改意见或打上批语。这样操作,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自己

6、相仿的水平线中找到一个模仿的对象,相互的修改批阅便于提高对作文的感悟能力,同时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兴趣。我这个方法在暑假教师培训期间曾经表达出来过,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当做优秀作业进行推荐。我想,这样做,可能更符合教育教学的方向吧。4、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的素材少,并不是生活中没有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二是有情表达不出来,或者易于说废话,或者易于说空话,真正把情感表达充分的不多;三是内容的选择或形式的选用过于老套,没有新意,看到有点意思的作文便一拥而上,仿写的色彩很浓,更多的情况下是东施效颦。三、对于语文课教学的几点认识:1、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决定了教师

7、要把语文课的特点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习语文就是教给孩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更好的去完成听说读写,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还要渗透儒家或其他的文化底蕴,改造学生的灵魂。2、教学过程有一个大致的流程:激情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整体感知(解决字词、感知大致内容)—分析理解(分析结构,总结内容)—精彩赏析(多角度多层面分析经典、精彩之处)—拓展延伸(联系生活,提高升华)。3、激发兴趣很重要。读书的兴趣总是教师注重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