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合治皮肤淀粉样变1例

内外合治皮肤淀粉样变1例

ID:8996262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4

内外合治皮肤淀粉样变1例_第1页
内外合治皮肤淀粉样变1例_第2页
资源描述:

《内外合治皮肤淀粉样变1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外合治皮肤淀粉样变1例何振晶指导:陈可平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班陈可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关键词】皮肤淀粉样变;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法;内外治法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属难治性疾病,目前尚无公认的治愈疗法。笔者在跟随陈可平老师学习过程中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有明显优势,并记录了老师治愈该病1例,报告如下:1.医案患者,男,76,10前年无明显诱因双小腿起疹,不痛不痒,曾自行外用皮炎宁酊未见效。2004年春季皮损加重,泛发,瘙痒剧烈,2004年9月于北京某医院皮科门诊查病理,诊断为“皮肤淀粉样变”。先后于门诊及病房

2、治疗近1年,曾内服养血润肤祛湿止痒之中药及抗组胺药,静脉点滴美能(复方甘草甜素),外用冰黄肤乐、5%水杨酸软膏、去炎松霜、10%黑豆馏油等均无明显改善。遂于2005年9月到陈可平医生处就诊。就诊时皮疹瘙痒剧烈,伴口干、大便干。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数年,2003年9月因心动过缓安装起搏器,现服用冠心苏合丸、阿司匹林,心脏无明显不适。查:四肢伸侧面及腰背部见淡褐色粟粒至绿豆大小半球形丘疹,表面光滑发亮呈蜡样,丘疹簇集成片但不融合,部分表面有少许鳞屑。皮肤肥厚粗糙,触之丘疹较硬,以双下肢胫前为主,可见抓痕血痂。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辨证为湿热下注,外感风邪。治以

3、清热利湿、祛风止痒法。治疗方法:(1)口服中药,药物组成:莲子心10g,地骨皮15g,赤芍15g,白芍15g,生甘草10g,生地30g,苦参10g,马齿苋30g,白鲜皮30g,地肤子15g,全蝎6g,土茯苓30g,猪苓30g,麦冬15g,知母10g,郁李仁10g,熟军15g。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2)将上药煎第3煎后,混入15ml重楼解毒酊,每晚用其冷敷患处20min。(3)将哈西奈德软膏(氯氟轻松、哈西缩松)与达维邦(盐酸环丙沙星凝胶)等量混合后,与5%水杨酸软膏交替外用,涂于患处,如上午涂前者,下午涂后者,或白天涂前者,晚上涂后者。14天后复诊,瘙痒略

4、减,口不干,大便干,舌脉同前。在前方基础上加强清热燥湿之力,去莲子心、地骨皮、知母,加龙胆草、黄芩各10g,草河车、百合各15g;外用药同前。1个月后瘙痒明显减轻,局部已无抓痕及血痂,原方思路基本不变,加服脑血康胶囊(成分为水蛭),每次0.15g,每日3次。1个半月后皮疹已大部分消退,基本不痒,舌质较前转淡,仍暗,在前方基础上加当归10g、制首乌10g、鸡血藤10g,以加强养血润肤之力。继用外用药。从初次就诊至用药4个月后皮疹完全消退,触之光滑。2006年5月患者病情稍有反复,双下肢起少量丘疹伴轻度瘙痒,继用原法治疗30天后痊愈。后随访5月未再复发。2.讨论皮肤

5、淀粉样变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之“松皮癣”相似,该病患者一般体内蕴湿,复外感风邪,郁久化热,致湿热风毒蕴郁肌肤,阻塞经络而致气血瘀滞。病机关键在湿热与血瘀。故治疗初期当以清热祛湿为主,辅以散风止痒;后期则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多夹瘀”的理论,辅以养血活血。所用方中龙胆草、黄芩、莲子心、苦参、马齿苋、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草河车清热解毒燥湿,猪苓渗湿利水,全蝎、土茯苓祛风除湿通络止痒,地骨皮、生地、知母、麦冬、百合滋阴清热,白芍、当归、鸡血藤、制首乌养血益精,赤芍凉血活血,水蛭破血逐瘀消",生甘草调和诸药。此病例采用分期辨证,药证相符,故能收到满意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