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ID:8995331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_第1页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_第2页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_第3页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_第4页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不缺乏对“美”的追求,更不缺乏对“生存”的思考,两者的结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还有中国佛教都不乏审美生存思想的忖量和论述。它引导我们孜孜不息地寻求、欣赏与体验历史及人生的种种审美意蕴,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有利于挖掘人类的潜能,缓和我们与身边人及自然环境的矛盾。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古典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多次对审美生存思想进行了阐述。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仁”的理念,“仁”

2、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和重要的价值,但其审美生存的思想则主要体现在“生之谓仁”的命题上。并且历朝历代的儒家学者都对“生之谓仁”的审美生存思想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和延伸。程颢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其在《遗书》中对“仁”的“生”的理念进行了阐述,认为“天者,理也。”世人皆以“天”作为万物的起源,程颢这种以天代理、以理指天的思想对“仁”的理解注入了“生”的含义;二程的学生谢良佐以“生意”解释仁,“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人身体麻痹不知痛谓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称仁,仁体现万物的生意,故仁者,为天之理。”谢良佐将“生之谓仁”的理念进行了更为深层次的延伸,将“仁”融入了“

3、活”的含义,这是中国传统儒家审美生存思想的重要观点,其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充分的体现。宋明理学因不同时期,探讨的问题不同,而有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其均对将“生”界定为“仁”的内涵所持有的观点保持一致。如周敦颐在《通书》中就阐述了自己对于“仁”的观点:“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张载曾说:“天地则何意于仁,鼓万物而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程伊川指出:“生之性便是仁。”二程在《二程集》中更是强调“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朱熹在《仁说》一书中更是对“仁”与“生”的关系

4、进行了详尽的诠释,其综合了前人对于“仁”的学说,提出“仁是地之生气”,“仁是个生底意思”,“生底意思是仁”,“只从生意上识仁”。朱熹从春意盎然中体会“生意”的根源,强调万物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就是因为万物皆有“仁”。同时,朱熹结合春、夏、秋、冬四季阐述仁、义、礼、智的关系,其认为“仁”代表“春”,“春”为万物复苏、生意之生之意,同“仁”的“生”意相吻合;“夏”则为万木葱茏、生意之长,与“义”同意;秋为生意之成、丰收之际,以“礼”喻之;冬则生意之藏,万物休眠,代以“智”。儒家审美生存思想强调“仁爱”的思想,人存之于世,要以“仁爱”而爱人,生之“

5、仁爱”,“仁爱”即为“生生”。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对于审美生存的研究同样非常深入,道家审美生存思想强调生命要回归到本真自然的状态,“返璞归真”可谓对道家审美生存思想的概括。道家审美生存思想关注的是人的“本真”状态,追求“达生”,关注的是个体的生命,现世一切皆为“虚”,只有人的内心为“实”。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审美生存思想讲究“不争之德”,老子作为朴素的自然主义的追求者,宣扬的是一种“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的审美生存思想。《老子》中曾著:“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

6、曰明。”由此可见,道家追求一种安静的、精神的、纯粹的自然之美,追求“不与天下争高,不与万物争宠”的淡泊宁静的审美生活。庄子的审美生存思想与老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老子的基础上又有所延伸。“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都表明了庄子的“无为”的审美生存态度;“任其性命之情”表达了其随心随性,按照自己的人为本性来生活。庄子更强调人生最根本的评价标准是能否回复到生命之根本,这体现在庄子“游”的思想,其提倡感悟真实生命的过程,以艺术化的态度让生存具有审美价值,并在这种感悟中充分享受畅游本真之乐。庄子谈到:“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

7、人而不失己”“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庄子感受的生命的真谛实为顺应天意,随性而为,庄子理念中人的本真状态应当是自然状态,舍己忘物产能达到悟道的境界之中。之后,谢灵运受到老子的审美生存思想的影响,其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道家审美生存思想成分。尤其在他政治受阻,云游四海,融入自然,创作了很多关于自然的优美诗句,如“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

8、托”“慮淡物自清,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并从中大彻大悟,在自然和谐中,恢复心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