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933142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2
《基于幼小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幼小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 基于幼小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 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王芳 幼小衔接教育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让其有能力、有自信,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小衔接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符合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共同关注的工作。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需要大家主动合作,了解幼儿阶段及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相应的教育要求。幼小双方不仅需要共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而且需要充
2、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实现双向互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条件。 一、对现状的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对幼小衔接问题所作的相关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反思我们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剖析如下。 1.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有偏差 近年来大家非常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了幼小教师座谈会,幼儿园教师参加小学集体备课,小学教师走入幼儿园课堂等活动,双方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价值认同逐步趋向统一,一致认为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携起手来。但现实工作中我们也仍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存在
3、共性问题,即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有偏差,双方教师还未达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换。 2.知识内容衔接上缺乏系统性 虽然,小学老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绝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都认为有必要了解对方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课程改革趋势,实际情况却是幼小教师对对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得仍比较肤浅,幼儿园与小学在知识内容衔接上缺乏系统性。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对对方年龄段儿童的教育教学目标、方法及儿童发展需求缺乏相应的、切合实际的了解。双方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安排及教学方法上还不能满足儿童的衔接需求。 3.衔接的策略上不够务实
4、 幼儿园与小学存在衔接交流期过短及衔接过程形式化等问题。通常幼儿园在大班幼儿毕业前一学期才突击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如带幼儿参观小学,听一年级的课,参加小学升旗仪式和班队活动等,出现部分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感觉压力剧增,难以适应。小学也存在忽视由“小朋友”到“小学生”的急剧变化给儿童造成的心理冲击,缺乏个性化的指导等问题,部分儿童出现对小学初期生活学习产生不适应。 4.缺少系统的衔接操作方案 从研究上看,幼儿园与小学对幼小衔接的研究深度不够,还浮于表层,未研制出适应儿童发展的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双方教师对儿童发展的方向和理
5、解还需进一步统一。 鉴于此,我们认为要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方面,也要考虑到宏观的方面。不仅要考虑认知内容的衔接,还要考虑情感、态度、技能、社会性等内容的衔接。如果能拉长衔接的过渡期,将幼小衔接的时间拉长为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二年级,幼小双方应努力创设出切实有效的衔接环境,通过双方共同的研究探索找到衔接中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实施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这势必有利于幼小衔接的良性运行,使衔接工作开展得更务实、更有效。 二、对幼小衔接的新思考 “双向互动”相对于幼儿园与小学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关系而言,不是两
6、方单向需要的叠加(“你帮助我解决我的问题,我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具有功利上的互惠性),而是在儿童持续连贯发展问题上双方内在相互关联性的外在关系形态的表达,体现了双方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互沟通与转化,是基于追求教育真谛的新型关系形态,具有价值特征。 “幼小衔接”是人的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体现,通过具有教育学意义的各种途径帮助儿童超越已有经验或在前后经验之间建立联系。这里的衔接强调的是发展、持续、支持、过渡。幼儿园和小学加强交流与协作,共同取得学校、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各种力量间的配合,通过目标一致的互动,让幼小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工作上
7、顺利承接,合理调节衔接的坡度,减少儿童适应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儿童顺利过渡到新的教育阶段,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通过幼小两阶段的双向互动能促进孩子可持续性发展,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幼小两种机构在衔接上的教科研制度的改革;二是幼小教育教学环境上的双向互动衔接;三是幼小课程目标双向互动衔接;四是幼小教师间教学方法上双向互动;五是幼小课程上的优化;六是重视创设幼儿园和小学生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七是幼小教师在衔接问题上合作交流与日常研究的突破。 三、对衔接教育的新举措 国家教育部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提出新
8、的要求,另外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有很强的民众呼声,在此背景之下,会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更高、更务实的要求。通过双向互动幼小衔接研究有助于幼儿行为习惯发展的连续性,有助于幼儿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