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

ID:8925739

大小:2.12 MB

页数:121页

时间:2018-04-12

《〈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_第1页
《〈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_第2页
《〈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_第3页
《〈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_第4页
《〈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文解字〉注》第七篇金坛段玉裁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說文解字第七篇上金壇段玉裁注(文中黑粗字爲《說文》原文,小字爲段玉裁注文。錄製版本爲經韻樓《說文解字注》原刻。文中的小篆、籀文、缺字大多數採集自漢字搆形資料庫。標點爲錄製者所加。爲能显示大部分汉字,可下載安装“超大字符集字体支持包UniFonts6.0。)日部日,實也。以曡韵爲訓。《〈月令〉正義》引《春秋元命包》云:“日之爲言實也。”《釋名》曰:“日,實也,光明盛實也。”大昜之精不虧。故曰實。从○、一,象形。○象其輪郭,一象其中不虧。人質切,十二部。凡日之屬皆从日。,古文。象形。葢象中有烏,武后乃竟作“?”,誤矣。旻,秋天也。此《爾雅·釋天》及歐陽《尙書》說也。《釋天》曰:“春爲昊天

2、,夏爲蒼天,秋爲旻天,冬爲上天。”許、鄭本如是,孫炎、郭樸本乃作“春蒼夏昊”。从日,文聲。武巾切,十三部。《虞書》說:說,各本作“曰”,今依《韵會》訂。虞書說三字當作“唐書說曰”四字,古文《堯典》“欽若昊天”說也。仁覆閔下則偁旻天。覆閔,各本作“閔覆”,誤,今依《玉篇》、《廣韵》皆作“仁覆愍下謂之旻天”訂。此古《尙書》說也,與毛《詩·王風》傳同。《五經異義》“天號”,今《尙書》歐陽說:“《堯典》‘欽若昊天’,春曰昊天,夏曰蒼天,秋曰旻天,冬曰上天,緫爲皇天。”《爾雅》亦云:“古《尙書》、毛《詩》說:天有五號,各用所宜稱之。尊而君之則曰皇天,元氣廣大則稱昊天,仁覆愍下則稱旻天,自天監下

3、則稱上天,據遠視之蒼蒼然則稱蒼天。”許君曰:“謹按《堯典》‘羲和以昊天緫勑以四時’,故昊天不獨昊春也。”《左傳》“夏四月孔丘卒,稱曰旻天不弔,非秋也,玄之聞也。”《爾雅》者,孔子門人所作,以釋六藝之言,葢不誤也。春氣博施,故以廣大言之;夏氣高明,故以遠言之;秋氣或生或殺,故以閔下言之;冬氣閉藏而淸察,故以監下言之;皇天者,至尊之號也。六藝之中諸稱天者,以情所求言之耳。非必於其時稱之。浩浩昊天,求天之博施;蒼天蒼天,求天之高明;旻天不弔,求天之生殺當其宜;上天同雲,求天之所爲當順其時也。此之求天,猶人之說事各从其主耳。若察於是,則堯命羲和欽若昊天,孔丘卒稱旻天不弔,無可怪爾。按:許作《

4、五經異義》,不从《爾雅》从毛《詩》;造《說文》兼載二說,而先《爾雅》於毛,與鄭說無不合。葢《異義》早成,《說文》後出,不待鄭之駁正,而巳權衡悉當。觀此及“社”下“姓”下皆與《異義》不同,與鄭說相合,可證。時,四時也。本春、秋、冬、夏之稱,引伸之爲凡歲、月、日、刻之用。《釋詁》曰:“時,是也。”此時之本義,言時則無有不是者也。《廣雅》曰:“時,伺也。”此引伸之義,如不能辰夜,遠猶辰告傳皆云辰時也是也。从日,寺聲。市之切,一部。旹,古文時,从㞢、日。之聲也。小篆從寺,寺亦之聲也。漢隸亦有用旹者。早,䢅也。䢅者,早昧爽也。二字互訓,引伸爲凡爭先之偁。《周禮·大司徒》“早物”,叚早爲“草”。

5、从日在甲上。甲象人頭,在其上則早之意也。《易》曰:“先甲三日。”子浩切,古音在三部。昒,尙冥也。冥者,窈也、幽也。自日入至於此,尙未日出也。《司馬相如傳》“曶爽暗昧,得燿乎光明”,然則曶尙未明也。按:漢人曶、昧通用不分,故《幽通賦》“昒昕寤而仰思”。曹大家曰:“昒、昕、晨、旦,明也。”韋昭曰:“昒,昧忽㒳音。”郭樸注《〈三倉〉解詁》:“云。曶,旦明也。”然則獨許分别曶爲未明,昧爽爲且明,以其時相際,故說之者異。从日,勿聲。大徐作“昒”,古皆有之。呼骨切,十五部。按:韋音梅憒切,《字林》音勿,皆與昧通用之證。昧,昧爽,逗。昧字舊奪,今補。且朙也。各本“且作旦”,今正。且明者,將明未全明

6、也。《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言昧爽起行,朝旦至牧野。《左傳》晏子述讒鼎之銘曰:“昧旦丕顯。”僞《尙書》演其辭曰:“昧爽丕顯,坐以待旦。”《郊祀志》:“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封禪書》昒作“昧”,旣言旦又言昧爽者,以辛巳朔旦冬至合前文“黃帝己酉朔旦冬至”爲言,明冬至均在朔之旦也。繼云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明未旦時卽郊拜泰一也。《內則》:“成人皆雞初鳴適父母舅姑之所;未冠筓者,昧爽而朝,後成人也。”昧與曶古多通用,而許分別之,直以昧連爽爲䛐。昧者,未明也;爽者,明也,合爲將旦之偁。从日,未聲。莫佩切,十五部。一曰闇也。闇者,閉門也,閉門則光不明。明闇字用此不用暗,暗

7、者,日無光也,義異。《司馬相如傳》:“阻深闇昧,得燿乎光明。”暏,且朙也。各本作“旦明”,誤。今正作“且朙”,暏與昧爽同義。許書有暏無曙,而《文?·魏都賦》、謝康《樂溪行詩》李注竝引作“曙”,古今字形異耳。許本作暏,後乃變爲曙,署亦者聲也。《玉篇》昒昧二文間出曙字,市據切,此顧希馮以今字易古字也。後出暏字,丁古切,此孫强、陳彭年輩所據《說文》妄增者也。《吕覽》謂一朝爲一曙。《廣韵》曰:“暏,詰朝欲明也。”从日,者聲。當古切,《廣韵》亦暏入《姥韵》、曙入《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