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

《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

ID:8914777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2

《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_第1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_第2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_第3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_第4页
《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教案-宋云娟-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诗词大意。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

2、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共有三首诗词。《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静”是全诗的血脉,“独”是全诗的诗眼。整首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孤寂的心声。《望洞庭》,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诗篇。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宁静的山水风貌。《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词中的一个“好”字,给读者留下了

3、无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古诗词三首》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与诗词中景物有关的图片,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一、教学方法古诗词教学应该提倡“三要”: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需熟练背诵。首先,古诗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只有出声诵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还有利于学生

4、对古诗的理解;其次,要阅历肤浅的现代儿童去深刻理解古代诗人在特定情境中表达的情感志趣,实在是勉为其难,所以了解大概诗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再次,教材中选编的古诗都是古诗中的精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经典性。不仅需要熟练背诵,而且应该在以后任何时候都能脱口而出。基于以上“三要”,在古诗教学中,我把诵读贯穿始终,并且层层推进,第一个层次要求“会读”,第二个层次要求“读懂”第三个层次要求“吟诵”。在诵读中读熟诗句,在诵读中理解诗意,在诵读中体会诗韵,在诵读中感悟诗境。二、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要点:能通过想象和朗读理解《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两首诗大意;会写4个生字;背诵并默

5、写两首古诗。一、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二、释题,简介背景1、教师读题,介绍背景,学生欣赏大屏幕课文情景朗读。http://www.jpcai.com/html/slj4_647_2572.html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交流诗意。4、全班交流四、

6、评议交流。1、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五、指导朗读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六、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望洞庭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2、

7、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学生欣赏http://www.jpcai.com/html/slj4_647_2572.html二、自由吟读1、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http://wenku.baidu.com/view/565f94ff941ea76e58fa04a8.h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