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

ID:8896145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_第1页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_第2页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_第3页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_第4页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    文/路国乔    摘要:语文课堂能否高效,关键在于语文老师的课堂设问是否精巧。问题设计精妙了,问得到位了,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就会自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但课堂设问要问得精,问得透,又谈何容易呢?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对语文课堂设问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设问;艺术    笔者听过不同层次的公开课、观摩课。总体感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文本研习不精,课堂设问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问的都是面上的问题,挖掘不出作品的内涵,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语文课堂设问到底要讲究什么?下面笔者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

2、实践及有关课堂设问的案例略谈语文课堂的设问艺术。    一、语文课堂设问要敢于“再深入”,设问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的《愚公移山》公开课,在疏通过字词句后,该老师问了几个传统且有梯度的问题,学生争先恐后举手作答,课堂气氛很活跃,最后问学生学过本文有何收获?学生一致回答,要学习愚公的持之以恒、不畏艰难的精神。但有没有挖掘出文本的内涵?课堂授课的目标能否达到编者编写目标的高度?如果这样想我认为这节课还远没有结束,有了上面的设问做基础,教者应该乘胜追击,继续深入设问,探究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深入设问如下:    问一:我国在加快社

3、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生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必须要具备这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屡扑屡起;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积累点滴经验;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推动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学生鼓掌)    问二:那为什么有的人不赞成愚公移山的做法呢?    生答:愚公移山的做法和愚公移山的精神根本不是同一个问题。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前往“罗马”的每一条道路都不平坦,我们每个人无论走哪条道都会面临许多的坎坷,但要最终到达“罗马”,必须要具备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可丢

4、。但既然是“条条道路通罗马”,那肯定有捷径,我们要审时度势,不可蛮干,要善于选择捷径。这就是具体做法的问题。愚公移山就是因为两座山挡住了外出的路,而愚公在前往“罗马”时,选择了一条最艰险、最遥远的道路,这是最愚蠢的做法。(学生热烈鼓掌)    问三:愚公移山的做法还有那些危害呢?    生答:危害有二。第一,愚公作为长辈带头移山,给他的子孙们树立了所谓的“榜样”,而且愚公移山的理由非常充分,所以他的后代不愿也不敢违背他的意志。如果古代真的存在“愚公移山”,那么今天,我们在太行王屋两座山的脚下,肯定会看到愚公的子孙们那浩浩荡荡的移山队伍。所以愚公移山的做法贻害子孙。第二,从今天

5、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愚公最终如果真的把大山移走,不仅破坏了山区的环境气候,而且影响了“渤海”的水资源,是得不偿失的。(学生长时间热烈鼓掌)    问四:你能为愚公想出一个简单而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生齐答:搬家。    设问至此,这篇文章的内涵和外延都呈现出来了,教学的目的还有什么达不到的呢?    所以,课堂设问要敢于“再深入”,要与时代紧密结合。    二、语文课堂设问要敢于超越教学参考书的陈式,学会变通    笔者曾听过一位老师开设《老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这篇文章的观摩课,在揭示文章文眼这一环节上,这位老师是这样设问的:    问一:老王是一个什么

6、样的人?从外貌、语言、职业、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等方面分析。    问二:老王为“我们”(杨绛一家)做了哪些事?从中看出老王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问三:这篇文章的文眼是什么?    前两个问题学生都能根据文本轻而易举地回答了,但第三个问题学生就是回答不出来。急得这位老师满头大汗,满脸通红。但问题怪谁呢?笔者认为要怪就怪这位老师不会肢解这个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两个问题都是很简单的,学生直接从书上就可以找出答案,但第三个问题与第一、第二个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强,且跨度很大,跳跃性太强,学生的思维怎么能跟得上呢?而这位老师所设计的这三个问题,就是我们某本教学参考书上的。我一直

7、认为,既然是教学参考书,那么仅仅是供我们备课时参考的,不是让我们生搬硬套的。    笔者在教授这篇文章面临这一环节的时候,曾作如下设问:    问一:老王为“我们”(杨绛一家)做了哪些事?    生答:(1)送冰减车费;(2)送先生看病,不收钱;(3)送香油、鸡蛋给“我”家。    问二:从这些事中你看出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答:无私、纯朴、善良、厚道、知恩图报。    问三:“我们”是怎样关爱老王的?    生答:(1)“我”女儿给他吃了大瓶鱼肝油;(2)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3)送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