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

ID:8876603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0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_第1页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_第2页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_第3页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_第4页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内容提要】《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心雕龙学”研究者对“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本文通过对“易道”之“道”与“原道”之“道”的比较、《易传》解易理论对“原道”论的影响等问题的阐析,探讨“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和《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关键词】周易/文心雕龙/原道论/研究 《原道》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第一篇,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术界曾对刘勰的“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许多著名的文心雕龙学研究家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正是由于他们在

2、“龙学”研究中的辛勤探索,激烈论辩,才促进了“龙学”研究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的形成。本文着重探讨刘勰“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及《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一、“原道”之“道”与《周易》之“道”  《文心雕龙》全书由五十篇组成,《原道》篇居于首位。关于“原道”的含义,众说不一。《淮南子》卷一《原道训》云: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舒之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绂宇宙而章三光。(注: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05.

3、)  《淮南子》的作者认为,“道”覆天盖地,涵盖四面八方,其高深莫测。它包裹着天地,万物未成形者皆生于“道”。“道”能大能小,能暗能明,能弱能强,能柔能刚。它不仅横贯天地,而且贯穿古今,它能使日月星辰变得更加明亮。显然,《原道训》中的“道”,指的是哲学范畴中的无形的东西,即“形而上者”。《周易·系辞上》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②这里的“形而上者”指无形的精神本体,即“道”;这里的“形而下者”指有形的具体事物,即“器”。高诱《淮南子注》是这样解释“原道”的:  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因以题篇。

4、(注:二十二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05.)  刘勰亦以“原道”题篇,其篇名也是取“本道”之意。刘勰在《序志》篇中明确写道: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727.)  因此,《文心雕龙》的《原道》篇,就是论述“文源于道”、文的根本在于道的观点。关于刘勰“原道”论的实质和意义的讨论,争论的焦点在“道”的性质。何懿《文心雕龙综览·“原道”》云:“道”的性质主要有下列十种观点:  一、儒道说;二、自然之道说;

5、三、自然法则客观规律说;四、自然之道与“儒道”不矛盾说;五、从论文角度标举自然之道说;六、客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理念或绝对精神;七、哲学上的二元论;八、道是一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存在;九、佛道说;十、“道”是刘勰自成一家之论。(注:杨明照.文心雕龙综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137.)  詹锳在《文心雕龙义证·原道》篇中指出:  《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刘勰所谓道,就是《易》道。(注:詹锳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6、989:1.)  阴与阳矛盾对立,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着,阴阳之间不断地相互转化,这是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易传》作者用“一阴一阳之谓道”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詹锳在《原道》篇的解题中还指出:  《文心雕龙》全书虽以儒家思想为主,而并不排除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就是以道家思想来说《易》的。自然之道和《易》道并不矛盾,而且在本篇里是统一的。这里所谓道,兼有双重意义,广义乃指自然之道,狭意仅谓儒家之道。二者也是统一的。(注:詹锳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  的确,不同时期的研《易》者,对《周易》经

7、传的诠释是不同的,《易》学正是这样得以不断发展。那么,刘勰“原道”论中“道”的含义是否具有“自然之道”与“儒家之道”双重含义呢?“自然之道”与“《易》道”关系如何呢?关于易道的含义,张其成在《易道:中华文化主干》一书中曾作过这样的论述:  “易”是广大悉备的,“易”的核心就是“易道”——“易”的本体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通贯儒、道二家的正是“易道”!(注:张其成.易道:中华文化主干[M].北京:中国书店,1999:2.)  也就是说,“易道”就是《易》的核心,它“通贯儒、道二家”,即“儒道兼备”。笔者认为,要探讨“原道”论中“道”的性

8、质和含义以及“原道”的道与《易》之核心——“易道”的关系,必须对“原道”论中所提到的“道”,一一进行分析。  刘勰在《原道》篇中、除篇名之外,有七次提到“道”。  第一次提到“道”是在《原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