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

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

ID:8870106

大小:58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10

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_第1页
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_第2页
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_第3页
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_第4页
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鸡在民俗与民俗艺术中的象征意义鸡在民间文化中所展现的艺术形象以及工艺形式,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些用不同材质,不同工艺手段所塑造的不同形态的鸡造型,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象征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浙江余姚的先民便用陶土塑造了人类早期的泥塑艺术—陶鸡(一说是鸟),此陶鸡为母鸡造型,体态丰满、神采奕奕,鸡的周身有用利器刺成的圆窝,象征羽在民间。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鸡形玉雕,造型简约,极具装饰性。反映出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已知饲养家禽,并与猪、狗等成

2、为先民早期艺术创造的对象。因鸡吉谐音,举凡名叫“吉焕”者,即为“鸡唤”,而鸡作为“瑞禽”和吉祥物,其形象深入普及,具有装饰效果。在商周时期,祭祀天地、祖先的礼器“鸡彝”,更是对鸡崇拜的体现。对鸡崇拜的最早记载为《韩诗外传》:“田饶告鲁哀公曰:夫鸡头戴冠者,文也;足传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有五德也。”其实鸡在民间文化中除了祭祀、装饰等实用功能外,还包含着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象征“是用有形的事物表达某些抽象意念的一种手法,也是民俗事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意义的

3、象征,都是思维方式的体现。由于它是通过意象或意象过程,并以约定俗成的民间惯例,来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因此,象征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或方法,它是民间信仰的传承。历代沿袭,至今不衰。事实征明,这些渗透在人们生活中具有信仰色彩的物象和事象,已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力量。这种信仰民俗,不是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具体物象派生出来的一种意象,然后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即所谓“象征功能”,最后转化成为民间信仰,即俗信。”[1]下面将探讨鸡在民俗和民俗艺术的象征意义。一、生殖力和生命力的象征12鸡作为生殖力的象征与繁衍之神

4、联系起来,可见于古代“及笄”习俗。《仪礼·士婚礼》云:“女子许婚,笄而礼之。”注中解释:“许婚,已受纳征礼也,笄女之礼,犹男冠也”。而商周骨笄头多为鸡鸟饰,历代簪亦云凤簪,亦为鸟饰。唐代发饰未婚作鬟,及婚作髻。民俗抓髻即抓鸡,不仅为谐音,而且内涵亦同。陕北女子到结婚年龄,即梳起双髻。不仅中国如此,古代西亚和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地的很多原始部族,女子大多是骨笄饰鸡、发饰双鸡,她们的“生育女神”也多是头为鸟形,或头饰双鸡、双鸟,都表现了对鸡的生殖力崇拜的观念。[2]在民俗中,布依族男女青年如婚后无子,部落便为他们

5、举行一个隆重的求子仪式,部落的成年男女全体参加。此时“道公”(类似巫师)将一只大红公鸡放在求子青年的背上,男青年则默默祈祷,然后将红公鸡背回家中,等待来年早生贵子。江西省宁都县石上村有“割鸡、担灯”习俗,即求子或生了儿子后杀公鸡祭祀。在这里表现的也是对鸡的生殖力的崇拜。苗俗男女恋爱,男方向女方求偶,也是男方到女方家,男的送给女的一只大公鸡,如果女的不同意,就把公鸡扔出,如果允婚就把大公鸡留在家里,这个公鸡也是新郎的象征。新疆伊宁、乌鲁木齐等地乌孜别克族婚俗,婚礼中将小儿放在新人膝上,请新人吃热鸡蛋,象征早生贵子、

6、多子多孙。黄河中游地区,女子出嫁,坐在轿里是一只公鸡。公鸡象征她的丈夫。女子出嫁,新郎在外或卧病不起,男家便用公鸡代替新郎举行结婚仪式,也是以鸡喻阳性和生命。这和商代女子佩饰头戴双鸡的抓鸡娃娃青天女佩大概是一个意思。俗称男阳为鸡,称公鸡第二性器官鸡冠为“胜”,“胜”即男阳。把鸡冠和男性的性器官联系起来,其寓意也是鸡具有很强的生殖力。民间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中,常用公鸡代表灵魂转世,赋予鸡以生命力的象征,如土家族民间宗教活动中用公鸡来附着人转世的灵魂。人们相信生命与灵魂相关,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家生了孩子,按民间传统要用

7、一只公鸡、一只母鸡、一枚鸡蛋来祭鬼。景颇族人家生了婴儿,习惯上要请巫师来祭“家堂鬼”(祖灵),一般是家中供有几个“家堂鬼”,就宰杀几只鸡来供祭。12鸡还用于招魂、勾魂。鸡有辟邪的功能。陇东的民俗,为娃娃招魂,用一条红布条写上娃娃名,系在公鸡腿上,喊着娃娃的名字“xx回来了”由外边把公鸡抱进来放在娃娃的身上,然后再抱鸡出去。在办丧事时,也是在棺材上放上一只鸡,或者“孝子”抱一只鸡,随灵柩到墓地,用鸡招魂、引魂,让灵魂附死者之体,到阴间世界,不要飘荡于阳世作祟后代。杜甫的《彭衙行》中有:“剪纸招我魂”的诗句。在新疆吐

8、鲁番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有盛唐时代的人胜剪纸。据古墓群发掘简报说:“主室内女尸身边有一外缝麻布的大草人,与成人躯体相等,应是亡夫尸体无存,招魂附在草人合葬的习俗。”那么这一组人胜剪纸,显而易见是用做招魂的剪纸,彭衙宰为杜甫招魂的正是这类人胜剪纸。陕北安寒的丧俗是在祭祀死者的灵幅和纸扎上系上纸做的“招魂鸡”。山西荣河为死者发丧时,把纸做的“引魂鸡”放在棺侧,起灵时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