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55540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9
《跋涉思品课教学中的倾听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跋涉“引导教学中的倾听策略” 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之一。笔者通过追溯引导失效的原因、追思倾听的本质、实践倾听的策略、追寻倾听中的责任,就思品课引导教学中的倾听策略作了一点粗浅的探索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既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之
2、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倾听策略,找准教学中引导的起点与契机,适时适度地调整和完善引导的方式与方法,对“夯实认知停靠点、巧设情感激发点、铺设思维展开点、构建心灵交汇点,提高引导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一.缘起:引导失效的困惑 在日常的思品课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精心预设的问题从课标及课程要求来说可谓完美无缺,但是,在问题抛出后学生总是启而不发,犹如石沉大海,无人问津,整个课堂鸦雀无声,毫无声息,总是不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激情,更谈不上教学目标的达成;或者出现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情境之后,过于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于一个相对确定的问题,有的
3、回答视角独特,有的牵强附会,有的一语中的,有的浅尝辄止。而教师往往是“观其不言”、“听其不语”,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这样的教学引导使得思品课最终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引领,失去了思品课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反思这样的问题引导,不仅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精力与聪明才智,反而会误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科学性受到严峻挑战。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这样的问题引导也会因自身失去对课堂教学的控制力渐生自卑,久而久之因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而丧失对教师生涯的使命感和执着追求。 综观以上司空见惯的教学事件,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约
4、着教学引导的效能?有的认为,是教师引导过程中的教育机制不当;有的则认为,是学生不够灵活,思维呆板,缺乏灵气;有的则指向执教者,认为执教者没有在引导之前创设相应的和谐情境等等。笔者反思自身二十多年的思品课教学实践,总觉得有一点常常在我的脑海中或隐或现———教学引导出现的问题不只局限于课堂因,我们还应该从更为广阔的课堂之外去寻找原因。比如:我们是否具备了实施引导的诸多条件,其实质就是有没有科学地界定好引导的起点、把握好引导的契机。你引导的问题是否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有没有在学生的“最近思维发展区内”展开引导。事实上,大大超越或大大低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准,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的引导最终不
5、可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激情,根本谈不上师生之间真诚的心灵交汇。这里就有一个引导前对学情的了解和把握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对学情把握的程度最终制约着引导教学的效度。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情,并据此实施有效地引导呢?学会倾听,是教师了解学情的一种重要能力。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倾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教书育人本领的高低。 二.追思:倾听的本质内涵 倾听就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倾听是一种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倾听就是静静地、耐心地、仔细地听,而不是匆忙作出结论性判断,倾听是弥散的、渗透的,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倾听彰显的
6、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折射的是教师虚怀若谷的虚心。倾听的核心是思考。在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有时,倾听本身就是处理教育事件的艺术和智慧。倾听不是孤立的,要伴之以观察、思考、讨论、选择、设计等其他各种教育方式和行为;倾听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它包括教师倾听学生、学生倾听教师、学生倾听学生;倾听的对象不仅仅是人,还应包括倾听文本与环境所表达和传送的信息;倾听之后教育决策转换的时间和方式应是多样的,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隔时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甚至倾听以后并不一定要作出决策;倾听不是万能的,教育中的所有方式和方法都要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作用。 教学
7、中娴熟运用倾听策略,有利于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的本真状态,为实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实践:倾听策略的初步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在学习某科学知识之前,头脑里对此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并对即将学习的内容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生的个人知识)。乌申斯基语曾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