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29942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8
《古代汉语的习惯句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汉语常见的习惯句式参考:《汉语精讲》(北大)、《古汉语语法十讲》(上海师大)、《古代汉语》(朱振家)、《古代汉语》(荆贵生)、《古代汉语教程》(南开大学)、《古汉语精要》(云南大学)一些不同词性的词,按照句法规则,经常连用或配合起来使用,形成某些固定格式。习惯句式又叫“固定句式”、“凝固结构”。为便于阅读和解说,我们应熟悉它们。常见的习惯句式有以下几种:(一),含有疑问代词、语气词的固定结构:1,如(若、奈)……何“如、若、奈”为动词,表“办”“处置”“安顿”之意;“何”为疑问代词,做“怎么”“怎样”解。该结构往往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例如:1,一薛居州,独
2、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3,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左传·僖公十五年》)4,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史记·滑稽列传》)5,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6,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尽心上》)有时候,“如(若、奈)……何”中间的成分可以省略,简化为“如(若、奈)何”,它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例如:3>、5>中的“可若何”“可奈何”均可译为“能怎么办”。“如(若、奈)……何”还可
3、做状语,表强烈反问语气,可译为“为什么”“怎么能”,经常出现的形式是“如(若、奈)之何”“如(若、奈)何”例如:1,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3,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2,……孰与……此为一种表疑问的固定结构,常用来表比较。“孰”为疑问代词,意为“谁”“哪一个”;“与”为介词,意为“同”。结构可译为“某同某相比,谁(哪一个)怎么样”或“某比起某来怎么样”。当“孰与”后即有比较对象,又有比较内容时,“孰与”可用“某同某相比,谁(哪一个)怎么样
4、”解(1,2,句);当“孰与”后只有比较对象,没有比较内容时,“孰与”可用“某比起某来怎么样”解(3,4,句)。例如: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2,项伯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3,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蔺列传》)4,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时,“孰与”可连接两分句,从而构成一种选择复句,意义近似于“与其……孰若……”,可译为“那里比得上”或“与其……,哪如……”。例如: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2,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清败类钞·冯宛贞胜英人于谢庄》)“孰与”还可用作副词,表反
5、问,可译为“怎么”。例如:1,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哀公问于有若》⊙附:“孰若”、“孰如”、“何与”、“何如”、“奚与”、“奚若”等都可以作此理解。(摘自朱振家)1,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童,孰若为一郎童耶?……”(《童区寄传》)2,昔周公以武王为兄,成王为君,伐纣有功,以亲辅政,执德弘深,圣恩博远,至忠至仁,至孝至敬。而摄事之日,四国流言,离主出奔,居东三年……今明公自视公德孰如周公?(《晋书·王豹传》)3,宣王曰:“古者所好,何与寡人所好?”淳于髡曰:“古者好马,王亦好马;古者好味,王亦好味;古者好色,王亦好色;古者好
6、士,王独不好士。”(《说苑·尊贤》)4,赵王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何如毋予?孰吉?”(《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5,薄疑归,言之媪也,曰:“卫君之爱疑奚与媪?”媪曰:“不如吾爱子也。”“卫君之贤疑奚与媪也?”曰:“不如吾贤子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6,力谓命曰:“若之功奚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于朕?”1,何所VP此为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何”为疑问代词,作谓语,“所”与其后之“VP”构成“所”字词组,作主语。此为一主谓倒装结构,译时可还原,即译为“所VP的是什么”,或干脆译为“VP什么”例如: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2,何所闻而来
7、?何所见而去?(《世说新语·简傲》)3,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言语》)4,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2,何(奚)以……为此为一表反问的固定结构,其中“何、奚”是疑问代词,“以”是介词,“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此结构可译为“要……干什么”、“哪里用得着……”。(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已论及这种结构[《试论〈读书杂志〉在汉语语法学上的贡献》,扬州师院学报]。例如: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2,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汉书·李广苏建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