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3119
大小:46.5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9-21
《对农村新课改的担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农村新课改的担忧许多问题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实际情况”实际解决往成为傅衍的借口。试问如何解决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学生问题:由于应试教育体制主导,受教育者惟一的目的是考上高中并最终考勤上大学;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对教师实行量化管理,教师排拆差生,差生因自卑而离开学校;农村教育条件无法适应高一级学校的系统学习,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第二教师问题:由于几十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以及与社会经济不相和谐的待遇,队伍不稳定,人心思走,亦农亦教、亦商亦教,使教育雪上加霜。第三学校条件问题:因缺乏国家财政的支持,负责严重,校舍不足或简陋,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
2、成主要经济来源,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第四教育前景及观念问题:教育在家长的眼里,只有孩子学习好,将来能考上在学,找到工作,赚到钱,孩子的学费才算合算,否则不如不学念;教育产业化使大学学费突飞猛涨,对农村学生打击很大,务农、打工无需要文凭,参军只需要初中毕业证书就可以,上大学对他们来说是“神话”。第五教育质量观问题:教育课程改革如春潮涌动,神州大地人人为之欢欣鼓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也成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随之而来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案如雨后春笋。因此,某教育部门也展开轰轰烈烈的“常规视导”。初听“视导”二字,我真的兴奋不已,为“教育的春天已到来了”而欢呼。难而,前天参
3、加了学区视导工作反馈会议之后,我心非常沉重;读了《××学校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意见》之后,更让人心酸。因为,此工作意见中冠冕堂皇地提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却高呼“成绩万岁”,“一切评价唯学生的分数论”。第六教育评价问题:没有失败的教师,只有失败评价。单纯的规定和建议的管理,单一的评价方法,会窒息一所学校生气,扼杀一名校长思想,扭曲一个教师的灵魂。农村新课改之我见 日前在各中小学兴起的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在进行着,我校也已经推行三个年头了,虽然课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调查表明,农村课改依
4、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见解,仅供同行们参考。1、教师素质堪忧。农村现任教师中,很多为民办教师转为公办的,他们年龄普遍偏大,虽然获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以及相应学历,但是大多数专业不对口,任课教师中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学科师资更是不足,尤其是综合实践科、艺术科等学科的教师奇缺。都是一些其他教师代的。一些稍有经验的教师不是设法调到县城学校工作,就是调到高一级学校;甚至有的教师因为待遇太差而停薪留职或者干脆弃教经商,个人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而农村学校的教师常年固守在乡村学校,难以呼吸到外面的春风,文化程度、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越来
5、越来低。2、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现象仍十分突出。因为教学进度紧,致使不少教师课堂教学还演绎着传统“满堂灌”的不良做法,这势必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听教”的地位,只会被动地听老师讲、被动地记笔记,也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显然,这样的学习气氛是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根本没有达到教师是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的地位。再者,纵使实行了开放性教学,但是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学生放得开,收不拢,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理想。 3、新教材部分教师难以驾驭。有的学科教材难度大,有的学科教材中的题目如“脑筋急转弯”一样灵活,有的学科活动类题目设计较多,给师生教学造成困难,难以处理
6、。综合实践活动课可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不好操作,因为弹性安排课程牵涉面广,加之社会、家长、部分教师对该课程不够理解,实践起来有困难、有阻力。体育课增加了课时,但规模小的学校师资和运动场地跟不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材参考资料和辅助资料不按时到位或者缺乏,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查找资料或准备教学用具,教师备课困难,工作量成倍增长,身心负担重。 4、校本培训名存实亡。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的措施。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开展起来。表现在:农村学校布局分散,学科专任教师培训机会少,组织管理相对困难;学校经济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教师学习
7、的迫切要求;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很少的校本培训很难使教师的理论层次得到尽快提升。 5、评价项目过繁、过细,教师难以操作。课改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难的工作,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终结性的考试成绩,目前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课堂教学,都离不开中考这个指挥棒。这是课改中教师教学放不开的最大桎梏,也是课改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新课改工作的成败。对新课改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作者:本站编辑更新时间:2008-1-14【内容提要】广大农村地区的课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