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28648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语文版语文九下《故乡》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总目标1、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2、抓住小说中闰土、杨二嫂、"我"人物性格的分析,突出一个"变"字,从中联系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以及造成主要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3、小说采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4、鲁迅先生内心情感和愿望。学习难点:1、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2、理解小说中议论的含义和作用。学习重点把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领悟造成人物变化的根本因素,从而理解小说主题。教法、学法说明:为实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熟读课文、认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主要完成课文内容分析和人物分析写法分析
2、和写作片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熏陶。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小调查:喜欢读小说吗?平时是怎样读小说的?(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情况做口头表述)2、由此回忆小结小说的要素。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
3、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 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 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 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2、初读课文,注意在段落前标上顺序,并完成以下任务:A、阴晦() 瓦楞() 胯()下 獾() 秕()谷 鹁鸪()() 髀(
4、) 嗤()笑 絮絮() 瑟()索 蜷()缩 寒噤() 折()本 惘()然 恣睢()() 潺潺() 黛()色 愕()然 五行()B、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课文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修饰性性的词语,把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3、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小说《故乡》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想一想,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第一课时练习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凸颧骨()愕然()嗤笑()惘然()潺潺()恣睢()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阴侮影像心绪谋食B.蓬隙寓所獾猪
5、愕然C.潮汛打拱瑟索恣睢D.隔膜惘然箫索展转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愕然:吃惊的样子B.鄙夷:看不起C.惘然:因不如意感到不愉快D.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4.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各词相近的词(1)阴暗(2)萧条(3)寂静(4)悲凉(5)鄙视(6)崇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故乡》以为线索,按照、、来安排情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故乡环境的前后对比,突出一个"变"字,来体现主题的方法。二.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根据其线索分成
6、几部分?2.研读课文的变化之处思考:上节课同学们给故乡加上了很多修饰语,不难发现故乡的人、事、物都在改变,请想想在课文中具体体现在哪里?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通过研读,我发现变了,因为从文中 看出。3、从课文的语句着手深入探讨,思考A、之前、之后分别是的怎样?B、造成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C、作者对这样的变化分别持怎样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4、这样塑造的手法有何值得借鉴,作者这样的目的是什么?备注:一、由于(2、3)步骤的实施在学案中不能呈现,只能根据学生课堂的回答来小结:本文的变化有两大点(人物、环境),人物的变化(闰土、杨
7、二嫂);然后在立足语言的基础上探讨人物的前后的变化来分析其性格的变化。二、分析人物时,提示学生通过列表格从闰土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来分析性格的变化;利用分析闰土的方法来自主学习杨二嫂的变化。课堂练习(第二课时)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在棒.那鸟雀就在竹匾下。二、通过对比描写来表现人物,是一种常用且富有表现力的写作方法。请你选择班级中两位在外貌、性格、爱好、言行习惯等某一方面有较大差异的同学来进行对比描写。为了不使同学难堪,名字可以另取或甲、乙代替。字数
8、应不少于200字。第三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环境的变化及"我"的人物形象。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二.教学过程: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