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word教案

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word教案

ID:8599518

大小:30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word教案_第1页
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word教案_第2页
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word教案_第3页
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秋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理想的重要性;掌握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力目标:能根据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在全面客观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立恰当的人生理想,并能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自强不息,实现人生理想;正确处理好近期奋斗目标和长远人生规划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主动规划人生,树立人生理想;愿意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全力以赴地实现人生理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理想的规划和理想的实现。教学难点: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教师调查了解学生的人生理想以及影响学生正确树立并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因素。2.师生共同搜集与理想有关的名言

2、警句、人物、正确树立人生理想并努力实现人生理想的典型事例。3.教师搜集相应视频或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绘制人生规划树的精美卡片。【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自主交流、反思等。【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学生刚升入初中时,以及初中三年共同生活中留下的精彩瞬间。教师:同学们,时光如梭,转瞬即逝。眨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就即将成为过去。回首往事,同学们兴高采烈、蹦蹦跳跳的升入初中的那一幕幕,就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伴随着时光的飞逝,同学们也一天天长大起来,成熟起来。在这大家即将告别初中生活,继续踏上新的人生征程的时候,老师特别想问问大家,面向未来,你的人生道路将走向何方?今后的人生道路,

3、你准备怎样一步步走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册书的最后一课——第二十三课《走向未来》。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共同思考解决上述问题。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性现在有能力也应该设计理想、规划人生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自强不息,努力实现人生理想多媒体呈现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顺序。教师对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及其逻辑顺序作整体介绍,以增强学生学习、探究的针对性。板书:一、志当存高远教师:在我们正式学习本课的相关内容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则关于人生理想的跟踪调查报告。并请大家思考一下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环节一:调查报告,引发思考多媒体展示:有关学者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

4、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主题是人生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那些有清晰而长期目标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奋斗,25年之后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物;那些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但是没有突出的业绩;那些没有目标的人,都很不如意,有的还常常失业。活动:上述研究结果及教科书第172页周总理的故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上述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理想及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

5、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人生需要理想。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远大的理想决定着生命的宽度和质量。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宽阔、理想有多高远,他的人生就有多精彩,进而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教师:三年前刚升入初中时,不少同学对理想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三年即将过去,你当年那些理想的实现情况怎样?是否随着年龄的增长,又对它们作了适当调整?环节二:课堂活动——回想当年活动:学生回忆、交流三年前自己最初的理想及其初步实现情况。本活动通过回忆早期的理想及其实现情况,引导更多的同学重新审视、修正、规划自己的人生理想。教师:三年前不少同学对理想的探索和思考,多数还停留在朦胧和浅

6、显的层次上,也有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今后的奋斗目标。三年过去了,伴随着大家一天天的长大和成熟,大家对自己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也具备了规划人生的能力。在即将结束初中生活,踏上新的人生旅途的时候,我们真的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理想,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我们今天规划人生、确立个人志向时,应该把握哪些原则,注意什么问题?希望大家能从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上得到有益的启示(过渡至下一环节)。环节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活动: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袁隆平,或教师介绍袁隆平的相应人生经历。多媒体展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7、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老师带领下到森林园艺场去郊游,看到到处是花花草草,红红的桃子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但当时只有七岁的袁隆平自然不会想到,后来坚持做了一辈子农民,不是因为田园风光的美好,而是因为被农村生活的艰难震撼。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最初他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1960年,我国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一天中午,袁隆平走出校门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群人。走近一看,路边横躺着两具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