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诠释与理解

文化的诠释与理解

ID:8546045

大小:50.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1

文化的诠释与理解_第1页
文化的诠释与理解_第2页
文化的诠释与理解_第3页
文化的诠释与理解_第4页
文化的诠释与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的诠释与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的詮釋與理解潘英海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2003/12/01&08yhpan@sinica.edu.tw12月1日與8日兩天,各四小時,共八小時的講座,我將分成每兩小時為一單元,共四講,談談有關「文化的詮釋與理解」。我所採取的是一個詮釋學的取向,基本目的是瞭解、並思考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與人類學詮釋的基礎,包括其理論內涵、本體論與知識論基礎等層面。四講的講綱與建議閱讀書目大致如下:第一講Geertz,Clifford 1983LocalKnowledge:FurtherEssaysinInterpreti

2、veAnthropology.NewYork:BasicBooks.Chapter1。第二講Ricoeur,Paul1980HermeneuticsandtheHumanScience.Reprint.CambridgeUniv.Press.(J.B.Thompsoned.)Tedlock,Dennis。Chapter1。第三講Cassirer,Ernst1979AnEssayonMan.13thprinting.YaleUniv.Press.Orig.1944.Chapter1to3。第四講Geertz,Cl

3、ifford 1973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s.NewYork:BasicBooks.Chapter1。 5第一講談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一、從人文社會科學的本質談起1.所謂的「科學」到底是什麼?2.對於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又是什麼?3.從主觀到客觀?什麼是客觀?SEEINGAS!4.小結:科學/學術/知識二、三種論述典範:科學「語言」的結構與修辭1.實證典範2.詮釋典範3.批判典範4.小結:經驗/實驗/體驗三、異己的論述1.人類學知識的出現與發展2.人類學知識的語言與展演3.C.G

4、eertz的觀察4.小結:人類學知識的本質四、人類學的詮釋與詮釋人類學1.詮釋學是什麼?2.詮釋學與人類學3.詮釋人類學4.小結:「異化」與「變調」5第二講詮釋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一、關於「詮釋學」1.所謂的「詮釋學」到底是什麼?2.兩個詮釋學傳統:古典文學與神學3.從神學到人間/從神的信息到生活世界4.生活世界與生命的意義5.小結:有關「人的理解」的理論視野二、詮釋學的基本問題1.兩種詮釋:Schleiermacher2.知識論的建構:Dilthey3.本體論的建構:Heidegger4.知識論與本體論的整合:G

5、adamar5.社會事實的展開:Herbermas6.小結:Ricouer的整合三、詮釋學的基本任務1.knowing&being2.詮釋學的操做定義3.言語(speech)/語言(language)/會談(discourse)/文本(text)4.intentionalities/meanings/polysemy1.小結:詮釋學與現象學的分野四、詮釋學在人文社會科學的應用1.理解的本質:belongingvs.distanciation/appropriation2.experience/anexperie

6、nce3.message/text/context4.小結:experience/expression/understanding二、討論: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人是如何透過「徵號」建構自己的世界?5第三講論「人」的本質一、人文社會科學的危機1.Cassirer有關「人」對「自我了解」(knowthyself)的危機感2.對立矛盾:contradiction/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3.無法統整:scientific/philosophical/theological4.重要的不是人類生物進化的事實,而是解釋這些事實的理論

7、性解釋二、「人」是什麼?1.「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從比較解剖的觀點來說2.receptor/effector/functionalcircle3.thirdlink:thesymbolicsystem4.animalsybolicum三、「人」如何了解自己:「符號」(signs)vs.「徵號」(symbols)2.言語(speech):情緒言語vs.假設言語3.符號vs.徵號::物理世界vs.人文世界4.內在世界與客觀世界的連結(動物與人的差異):operatorsvs.designators::practi

8、calintelligenceandimaginationvs.symbolicintelligenceandimagination5.人使用徵號對「人」自我了解的意義:universal,butvariable/notuniformity,butversatility6.言語(speech)與語言(language):元件/句子(陳述)/結構(語法/風格/修辭)5第四講「文化」的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