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

ID:8537502

大小:4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31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_第1页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_第2页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_第3页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_第4页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同盟会及三民主义;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三民主义的实践;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主要内容、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理解:通过比较新旧三民主义、分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提高学生比较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二、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感性了解,理解先进中

2、国人的救国探索不断深入,反映出孙中山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具有崇高的人格品质。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临时约法》的内容。  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  (二)教学过程  【复习】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代表基本主张实践效果特点  抵抗派林则徐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末付诸实践旨在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良的办法,使中国免受列强侵略,从而摆脱危机。  洋务派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末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甲午战争失败宣告其破产;  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早期  维新派

3、郑观应  王韬  冯桂芬发展民族工商业,商战;  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  实行君主立宪。末付诸实践  维新派康有为  梁启超  严复挽救民族危机;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思想启蒙;  最后失败。  【导入】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

4、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历史背景  【探究】引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第78页的导言和正文,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末期,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改良方案失败;(出示《时局图》)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响;  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

5、的农民家庭。孙中山在青少年时代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上学,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但甲午战争前,孙中山受早期维新思潮的影响,尚未形成反清革命的思想。1894年春,孙中山北上天津,投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上书失败后,孙中山毅然弃去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二十多位华侨人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后策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在此期间,他大量阅读了有关政治、经济、外交、法律等方面的书籍,接触到了西方当代的一些社会学说和思潮。他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

6、得到了深化。  2、三民主义的提出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A时间、地点、人物:1905年8月20日;日本东京;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B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区别: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11月,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16字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内容  【教学手段】因为本内容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用列表的方法,将本内容尽量简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

7、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三种革命中的表述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同盟会纲领的表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具体含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  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前提核心补充与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没扫荡汉族封建地主势力并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探究】阅读教材第79页的学思之窗,思考:孙中山为什么主张“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