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北师大版

ID:8472468

大小:1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28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送东阳马生序》教案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熟练地背诵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学生发愤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   1.翻译并背诵全文。2.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翻译课文 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设计正音正字叩(kòu)问  叱(chì) 咄(duō) 俟(sì)其欣悦 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  媵(yìng)人 以衾(qīn)拥覆 皆被(pī)绮绣 容臭(xiù)烨(yè)然  

2、 缊(yùn)袍  敝(bì)衣强调学生读一读,最好当堂写一写,真正收到实效。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解词析句教师指导学生重点掌握难懂的实词(特别是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和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在理解上要求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无从致书以观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天大寒 砚冰坚  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  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援疑质理  俟其欣悦四支僵劲不能动 主人日再食 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手自笔录 弗之怠 余因得遍观群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援疑质理 卒获有所闻 主人日再

3、食 鲜肥滋味之享 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3.辨析各组虚词的意义a.无从致书以观(连词,来)以衾拥覆(介词,用)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拿,把,介词)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助词,的)走送之(代词,指借的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4c.门人弟子填其室(代词,代乡之先达)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代词,代太学生)d.足肤皲裂而不知(表转折) 久而乃和(顺承连词)翻译课文在基本弄懂词句的基础上,组织同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逐句翻译、理解课文,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订正。朗读背诵要求学生大声地诵读,

4、切实做到:眼到,心到,口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作业   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了解“序”的文体特点。整体感知(一)让学生对照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中的艰苦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2.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印证。 a.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

5、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礼愈至。 b.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

6、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4未尝稍降辞色。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⑤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序,是赠序,亦即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马君则的赠言,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文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满怀期望,态度恳切。4.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二)重点研讨思考题:1.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  2.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没有学成,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2.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