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多元文化类型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论文:人教版与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多元文化类型的比较研究摘要: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对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都力求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两个版本的教材在体现外国文化、阶层文化、年龄文化和特殊群体文化方面各有所长,但在展示少数民族文化、女性文化、当代农村文化、城市文化方面都表现得不够。通过比较这两套教材选文的多元文化类型的共性与个性,对今后的语文教材建设和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多元文化类型;比较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形态和
2、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从世界教育改革来看,文化多元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了各国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思想的教育,课程是最有效的途径,而课程又主要由教材来体现。在教材中进行多元文化思想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平等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体现出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不同版本教材的选文的多元文化类型进行比较与分析,对今后的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和语文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选取以下两套小学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至6年级),共12册;二是江苏教
3、育出版社出版的(简称“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至6年级),共12册。 多元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来划分具有不同的类型。这里主要是参考班克斯的多元文化分类法,再根据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将语文教材中所反映的多元文化的类型划分为一般文化、民族文化、社会阶层文化、地域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和特殊群体文化七种。一般文化是指人类共享的文化,即不分种族、年龄、性别、地域的普遍性的文化,包括生态文化、科普文化、景物文化、思维方式文化、一些不带民族色彩和意识形态的情感文化等;民族文化分为外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华夏民族文化;阶层文化分为精英阶层文化和普通阶层文化;性别文化分为
4、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年龄文化分为成人文化和同辈文化;地域文化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特殊群体文化是指非“常态”人的群体文化,这一群体与一般群体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他们要么智力超群,聪明过人,要么在某一方面有缺陷,属于弱势群体。 三、统计结果 四、统计分析 1.对两个版本的共性的分析 (1)两个版本都力求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都包含了一般文化、民族文化、阶层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地域文化及特殊阶层文化等多种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有少数民族文化和外国民族文化;既包含精英阶层文化,又包含普通阶层文化;既有城市文化,又
5、有乡村文化;既包括成人文化,又包括同辈文化;等等。另外,还有特殊群体文化,应该说文化类型是比较丰富的。 (2)两个版本都引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但比例偏小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与和睦相处是我们始终面临的问题。不同民族的学生有必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两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对少数民族文化都有一定的反映,比如人教版中的《藏戏》、《雅鲁藏布大峡谷》、《文成公主进藏》描绘了藏族地区的风俗、景色及藏汉之间的友好情谊;《七月的天山》、《和田的维吾尔》刻画了维吾尔族地区的风光与日常生活;《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苏教版中《难忘的泼水
6、节》体现了傣族同胞的新年习俗;《草原的早晨》、《草原》反映了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拉萨的天空》、《菩萨兵》展现了藏族地区的景色特点及红军与藏胞的深厚情谊。但该类文章在人教版中仅占课文总数的3.1%;而在苏教版中,仅占课文总数的2.5%。 (3)两个版本中男性文化都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女性文化相对偏少 在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儿童类还是成人类的作品,男性文化的篇目都居多,女性文化篇目相对较少。这些男性人物大都表现出勇敢、坚强、探究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女性却被赋予温柔、弱小、贤淑等角色特征,除了苏教版中的海伦•凯勒、花木兰、桑兰及人教版中的居里夫人是以“强者”身份
7、出现的以外,其他的女性大多数是以女孩、母亲、祖母、护士、老师等身份出现的。她们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包括善良、贤惠、顺从等。 (4)两个版本都更多地反映了农村文化,城市文化所占比重较小 两套教材在反映农村文化的作品数量上都比反映城市文化的多。反映乡村文化的课文多与动物、景物有关,绝大部分出现在诗词、散文中,比如人教版中的《乡下人家》、《麦哨》、《乡村四月》等,苏教版中的《清平乐村居》、《乡下孩子》、《月亮湾》、《变色龙》等。而反映城市文化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