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ID:8405876

大小:451.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3-20

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1页
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2页
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3页
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4页
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对论到底是怎么回事?报告人:陈建国(省社科院)1,相对论简介1905年9月,德国《物理学》杂志发表爱因斯坦《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即狭义相对论。1908年闵可夫斯基全德80次年会《时间和空间》的报告推介狭义相对论。1916年初,爱因斯坦在数学家格罗斯曼的帮助下,利用黎曼几何,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基础》。狭义相对论——运动学,测量理论;广义相对论——动力学,引力理论。2,对于狭义相对论的误解⑴对于1881、1887迈克尔逊-莫雷试验测出以太风为零的四种解释:a以太不存在;b量杆压缩——洛仑兹;c地球牵引以太—

2、—英国人洛治;d测量效应——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⑵为什么发生测量畸变?⑶戴勒尔伸长是伽利略变换的产物。雷达波去时C-V,回来时C+V,是测量理论问题。与目标实际无关。3,狭义相对论为什么被误解1987年,在全国影响很大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三期上宋德生先生的文章,已经把爱因斯坦和洛仑兹的分歧说得清清楚楚。一,真实性的三个层次:感觉——信息——本体;二,可理解性。乔治·伽莫夫,华东师大徐天芬,内行是创新最大阻力。1995年汕头国际华人物理大会。某权威在看了我的论文后说:“你是对的,但我不支持你。我感情上接受不

3、了。”4,牛顿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义:力是运动对时间的改变量。运动就是指动量,即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公式奥地利的恩斯特·马赫 把牛顿力的定义修改为力是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这是完全错误的定义。因为少掉了一项戴勒尔伸长公式是这样计算出来的:我们测量远处的物体就依靠电磁波,光和雷达都是电磁波,发射一束雷达波,再反射回来,计算一下时间,就知道目标有多远。现代激光测距都是这么干的。根据往返时间,除一下2;拿这个时间乘光速就是距离。由于目标向前方运动(速度V),去的雷达波速度是C-V,回来的雷达波速度是

4、C+V,一往一返,所花的时间就不是静止目标那个时间了。说去的时候增加时间,回来时减少时间,两个抵消了不就完了吗?不行,那样就跟没有V一样,所以不行。两个式子里面的C都变化了。按伽利略变换的意思就是这样。两个式子你是我的系数,我是你的系数,互相牵连在一起。这样,C就变成△C,伸长系数怎么算,很简单,两个C值比一下就出来解决伸长问题的办法是:追求正确测量。让目标长度不变化,即系数变成1。伸长了,把它压缩回来。假设C=5,V=4,坐标运动速度24万公里每秒。代进去一算,不就完了么?实际情况还真就是那么回事,因为这

5、样一算,收缩系数就是相对论就利用了这个收缩系数。所以,收缩不是针对物体的,是针对伽利略变换的。尺缩钟慢公式:是收缩后长度,是原来长度是延迟后时间,t是原时间根式是为了看起来方便,很多相对论教科书里用β表示整个根式写法就变成光障是什么意思?亚光速条件下的质速关系是公式1,超光速条件下质速关系是公式2,物质运动速度等于光速就都会出现质量无穷大。这就是光障。公式1公式2为什么长度缩短不真实?电路:如果铁板真的缩短,灯泡就不亮了,因为AB长度不变,电路接不通。如果站在铁板坐标系,AB缩短了,灯泡会亮得更久。换言之,

6、灯泡亮不亮完全取决于观察者选择何种坐标系:主观就这样“指挥”着客观事物的行为。请问:这会是真的吗?为什么时间变慢也是测量效应?法律规定:两人相互射击,谁先开枪谁就是凶手。彼德、孔德开车相向而行,互相射击,谁是凶手?谁是正当防卫?时间变慢也不是事实由此可见:如果说时间真的会随着坐标系运动而变慢的话,我们又可以用主观操纵客观了:法官跟牢谁谁就先开枪,因为静止坐标系时间走得快!这简直太荒唐了!所以,时间变慢也不是事实。拿μ介子“寿命延长”作为“钟慢效应”的证据,更是牛头不对马嘴μ介子寿命不是生死型的,而是跟半衰期

7、相类似的一种衰变计算方法。(2.7倍衰变)所以只要粒子有足够质量它就可以跑得足够远。介子以光速进入大气层,它的动能转化为静止能量,由于质能是相当的,我们认为它质量增加了,“寿命”就延长了。这是广义相对论效应,即动力学效应。广义相对论是引力理论。质能相当的关系式是式中E是物质总能量,C是光速。一个火柴盒那么多的物质拥有的核能,相当于一列火车拉的煤燃烧发出的化学能量。真实性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感觉的真实性:如看电影的人物故事二、信息的真实性:如银幕上的画面实际是不动的,每秒钟过24张。(电视是25张)三、本体的

8、真实性:电影放映机上面小小胶片才是本体。爱因斯坦的两个错误。 自古圣贤皆有错,至今科学不成熟爱因斯坦也不例外。爱因斯坦至少有两个错误:一是他的可分离原则是拿来对待玻尔的,却没有把同样的原则用在狭义相对论上面。没有划分主观同时性(相对的)和客观同时性(绝对的),说明爱因斯坦违背了可分离原则。可分离原则就是讲从已知可以推论未知。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是可以区分清楚的。这是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二是他对于光速不变的理解是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