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

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

ID:8398875

大小:5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3-26

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_第1页
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_第2页
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_第3页
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_第4页
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针对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学习指导策略山西省孝义市孝义中学梁晓晓[摘要]学习困难学生即“学困生”。初中时期的“学困生”尽管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和机能障碍,其心理发展也属正常,但在阅读算术方面表现出严重的学习困难。初中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如果不能对这类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往往会使他们发展成品德和成绩都恶劣的“双差生”。所以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势在必行。本文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就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指导策略进行了一些粗浅探讨。[关键词]学困生;自我效能感;阅读能力;图式理

2、论;先行组织者理论一、初中“学困生”的表现及其成因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中学课程设置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情境适应不良,影响其智力潜力的发挥。初中一年级某学生学习努力,但是成绩却在班上倒数,虽然他上课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但总是收效甚微。别的孩子很容易就学会的东西,他花好几倍的时间都学不会,他写字速度特别慢,字迹歪歪扭扭,字的间距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做一些算术题时抓耳挠腮,但是这些数学题经旁人之口说明,他立即就会做了。父母曾怀疑他是弱智,经过检查智商正常,甚至算得上中等偏上。-14-另一名学生有一双

3、有神的大眼睛,伶俐可爱,玩游戏机时反应极快,但学习一塌糊涂,据专家诊断他的智力属于正常。这两则案例即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困难”症状。198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全国障碍儿童专业委员会认为学习障碍①(即学习困难)是:儿童在理解或运用语言的基本心理过程上,表现出一种或多种的异常状态,以致在听,讲,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或计算时显得能力不足,这些异常就像有知觉障碍,脑伤,大脑功能轻微失调,阅读缺陷失语症的情形一样,但此障碍不包括视觉,听觉或运动障碍、智能不足、情绪困扰以及由文化、经济或教学环境不利因素所导致学习障碍在内。一般学

4、习困难的诊断标准:1 、智力正常(IQ>80)2、儿童有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和条件。3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之间存在严重差异,与应有水平落后一年以上者,或学习成绩处于地区统考成绩第10百分位以下连续3个学期以上者。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学习困难。初中生的学习困难常常是小学阶段阅读,计算障碍的进一步延续。上例中的那名学生在小学时期已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症状,只是没能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如今,伴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学习难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学习困难问题。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组和北京金色雨

5、林学习能力研究中心主持开展的,针对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失衡的比例为15.6%,按此推算,仅北京地区就有34-14-万儿童可能存在学习困难,需要特殊帮助。可由于一些家长及教师没能弄清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误区。据研究,从困难学生的视角来看,其原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一)外部因素:1、传统教育的消极影响。长期积淀的“劳心者治人”及教育中“优胜劣汰”的观念,给学生造成了沉痛的心理压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害怕读书甚至干脆放弃学习,而现今“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等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及某些不良信息的

6、传播,也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2 、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心情愈加迫切,也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一些家长素质不高,文化程度偏低,或者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子女学习的内在需要得不到强化,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消极作用不言而喻。3 、课程内容偏难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学生产生情境不适应。4、中考指挥棒使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偏爱学习上的“尖子生”。而对“学困生”则关心较少,甚至置他们于不顾。(二)内部因素:真

7、正起决定因素的是学生自身的因素。1、动机缺失,产生了抑郁和自卑心理。“学困生”的心理大多表现为抑郁和厌烦,处于一种被动学习、无可奈何的状态,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学习受到挫折,就容易丧失自信产生自卑心理。2 、-14-迷惘与矛盾。一部分基础薄弱,能力差的学生,他们也想学好,但由于基础不好,方法不对头,往往事倍功半,产生了严重的受挫感,对改变自己的状况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内心的成就感与学习的期望值差距较大,自我效能感非常低,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

8、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因而主动放弃努力。3、自慰和侥幸:有些“学困生”由于意志薄弱,往往管不住自己,他们常常自我安慰,认为自己虽然学习不好,可还有垫底的,甘居下游。4、逆反与嫉妒:这种心理致使一部分学生做出一些不利人又不利己的事,导致沦为“双差生”。二、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基本策略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知识的传授成为教育教学的第一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