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8564
大小:1.31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5-01-06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命科学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华东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阶段检测卷生命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小明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某一时刻他正通过低倍镜观察,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如图所示。为保证最终能在高倍镜下清晰准确地测量出表皮细胞的长度,他可以无需采取的操作是()A.转动转换器切换到高倍镜B.调节粗调节器C.增加目镜测微尺D.移动载玻片【答案】B【解析】【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调节器(使物像更加清晰。【详解】A、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要转动转换器切换到高倍物镜,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该图像较为模糊,故应调节细调节器,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再换用高倍物镜,B符合题意;C、测量细胞长度时,要使用目镜测微尺,故要测量出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需要增加目镜测微尺,C不符合题意;D、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后,要移动装片,将要测量的表皮细胞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无活性胰蛋白酶原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 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C.胰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可以和肠腔内的蛋白质结合D.水解酶能够催化胰蛋白酶原断裂氢键【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图,分析可知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水解酶的催化下从肽链一端的6号和7号两个氨基酸之间进行了切割,形成了一个六肽和一个胰蛋白酶。【详解】A、无活性胰蛋白酶原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A正确;B、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胰蛋白酶原的激活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B正确;C、胰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其活性中心可以和肠腔内的蛋白质结合,C正确;D、由图可知,水解酶能够催化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断裂,D错误。故选D。3.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A.纤维素B.胰岛素C.叶绿素D.血红蛋白【答案】A【解析】【详解】据图可知蒿甲醚组成元素为C、H、O,纤维素为多糖,组成元素为C、H、O;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S;叶绿素含有镁元素;甲状腺素含有碘元素。综上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有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解题关键是明确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及元素组成。4.某同学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浸润在添加红墨水的30%的蔗糖溶液中,出现图所示的质壁分离现象时,颜色为无色的区域为() 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详解】分析题图可知:①为外界溶液,是添加红墨水的30%的蔗糖溶液,呈红色;③所指的结构是原生质层,是无色的;由于选取的实验材料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液泡中的④细胞液是紫色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而②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部分,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添加红墨水的30%的蔗糖溶液能透过细胞壁,故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时,①、②为红色区域,③为无色区域,④为紫色区域,故C符合题意。故选C。5.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TP中的“A”是由腺嘌呤和核糖构成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用于合成ATPC.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将会出现磷酸化D.ATP水解时脱离的磷酸基团若未转移给其他分子,则形成游离磷酸【答案】B【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同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当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集团脱落时会发生性状改变做功。【详解】A、ATP分子中的A表示的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A正确;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如肌肉的运动,B错误;C、主动运输过程中,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与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磷酸化,从而使其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D、ATP水解生成ADP和Pi,因此,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如果未转移给其他分子,就成为游离的磷酸,D正确。故选B。6.不同细胞在不同O2浓度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不同。下列细胞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细胞呼吸前后会发生气体体积变化的是()A.乳酸菌在无O2条件下B.酵母菌在无O2条件下C.水稻根细胞在O2充足条件下D.动物肌肉细胞在O2充足条件下【答案】B【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是将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细胞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有氧呼吸消耗多少氧气就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2、无氧呼吸是将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无氧呼吸有两种类型,分别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乳酸菌、动物细胞、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进行的是产乳酸的无氧呼吸,酵母菌、大多数植物细胞进行的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3、细胞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产酒精的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是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详解】A、乳酸菌在无O2条件下,进行的是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前后气体体积不会发生变化,A错误;B、酵母菌在无O2条件下,进行的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但是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前后气体体积会发生变化,B正确;C、水稻根细胞在O2充足条件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多少氧气就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前后气体体积不会发生变化,C错误;D、动物肌肉细胞在O2 充足条件下,进行的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消耗多少氧气就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前后气体体积不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7.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由坐标可知,B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为光饱和点此点以后光照强度不在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中AB段(不包括B、C两点)光合作用的速度会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此阶段光合作用的速率小于有氧呼吸的速率,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仅被叶绿体吸收,多余的还需要从释放到外界。【详解】A、此图二氧化碳外排,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A正确;B、此图所有二氧化碳外排,光合作用速率为0,B错误;C、此图表示二氧化碳供应光合作用,与外界没有二氧化碳的交换,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D、图中叶绿体不仅要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取,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错误。故选A。8.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再经过③过程,则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B.⑥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C.可以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方法是④,其原理是基因突变D.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培育周期长【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⑤⑥为单倍体育种,⑦是诱变育种,④是基因工程育种。【详解】A、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再经过③过程,则子代中Aabb与aabb的类型数量比是2:1,A错误;B、⑤是花药离体培养,所以⑥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是单倍体育种,B错误;C、④是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错误;D、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是杂交育种,该育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培育周期长,D正确。故选D。9.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按照序号填入下图中,隶属关系不正确的是()序号1234-6 选项A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B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物理感受器视细胞、耳蜗、颊窝C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大脑、小脑、脑干D免疫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致敏T细胞、记忆T细胞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1包括2和3,3包括4、5,6。1的概念范围最大。【详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A正确;B、感受器包括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物理感受器包括视细胞、耳蜗、颊窝等,B正确;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C正确;D、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而不是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浆细胞属于淋巴细胞,D错误。故选D。10.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膜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因而具有治疗某些癌症的作用。下图表示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B.经PEG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C.图中细胞群a~d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D.图中细胞群a可用于大规模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答案】B 【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详解】A、在分离B淋巴细胞前,需要对小鼠注射PD-L1进行免疫,产生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A正确;B、经PEG诱导后融合的细胞,有同种细胞融合的细胞,不是杂交瘤细胞,B错误;C、图中细胞集落a~d表示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抗体,C正确;D、图中细胞集落a能产生抗PD-L1抗体,可扩大化培养生产抗PD-L1单克隆抗体,D正确。故选B。11.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G1、S、G2)和分裂期,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在②时期始终保持一致B.①、③时期合成相关蛋白质,需要核糖体的参与C.④时期既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又可发生基因突变D.分裂间期为分裂期的物质准备阶段【答案】A【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①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复制。②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③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④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分析题图:①表示G2期,②表示分裂期,③表示G1期,④表示S期。【详解】A、②表示分裂期,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在分裂期不是始终保持一致,如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数目都是核DNA数目的一半,A错误;B、①表示G2期,③表示G1 期,这两个时期都需要合成相关蛋白质,需要核糖体的参与,因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B正确;C、④表示S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该过程会发生母链和子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且此过程中DNA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D、分裂间期为分裂期的物质准备阶段,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故选A。12.某生物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FF,基因a至f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依次分布在1~6处(如图),四个选项中所涉及的变异类型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据图分析,图中基因F、e、D顺序发生了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A不符合题意;B、图中六个基因中cd发生了重复,属于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中的重复,B不符合题意;C、图中基因e、F丢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不符合题意;D、已知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ccDdeeFF,而图中出现了B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符合题意。故选D。13.女子单人雪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之一。运动员单人驾驶雪车在寒冷的赛道中进行,最高时速可达160km/h,下列对该项比赛中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有调控,对内脏活动无调控B.比赛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运动员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D.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提高代谢速率 【答案】D【解析】【分析】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小脑、间脑(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构成)、中脑、脑桥、延髓。(2)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包括: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2、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热量来源:有机物氧化分解放能;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冷觉和温觉感受器;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详解】A、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躯体运动均有分级调节,A错误;B、比赛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运动员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平衡,体温维持相对稳定,B错误;C、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此时副交感神经受抑制,C错误;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是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完成的,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等的分泌,提高代谢速率,D正确。故选D。14.水稻种子胚乳的发育和营养物质积累决定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研究发现,胚乳形成过程中不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籽粒变短变窄B.生长素与赤霉素表现出协同作用 C.油菜素内酯能促进籽粒变长变宽D.多种激素共同调控胚乳发育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详解】A、从图中看出,细胞分裂素促进使籽粒变长,抑制了籽粒宽度,使其变窄,A错误;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使籽粒变长,表现出协同作用,B正确;C、从图中看出,油菜素内酯能促进籽粒变长变宽,C正确;D、从图中可以看出多种激素共同调节胚乳发育,D正确。故选A。15.在稻田种植中,使用农药或大面积种植抗性水稻,可在短期内提高水稻产量,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使水稻种植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会种植多品种水稻,或在稻田中适时养殖鸭子、鱼等动物防御虫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使用农药可能引起食品的安全性问题B.种植抗性水稻可引起害虫的定向进化C.水稻品种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D.害虫的抗药性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详解】A、使用农药可能会造成食品的农药残留,也可能导致土壤或水体中的农药随食物链和食物网而发生富集现象,进而引起食品的安全性问题,A正确;B、抗性水稻对于害虫起着定向选择作用,会选择并保存抗性强的害虫,故可引起害虫的定向进化,B正确;C、水稻品种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C错误;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的性状,故害虫的抗药性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D正确。 故选C。16.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十年禁渔政策的实施,给长江流域整体环境的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十年禁渔的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是有效的保护措施B.禁渔改善长江流域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其种群数量可能恢复正常C.长江流域湿地调节气候的功能加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D.长江江豚只余一千多只,可以通过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并举的措施进行保护【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和直接价值(对人类有实用意义和非实用意义)。3、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主要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如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植物基因库,以及野生动物园和植物园及水族馆等;制定必要的法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损失的活动进行打击和控制。【详解】A、十年禁渔措施属于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也是最有效的保护,A正确;B、禁渔可显著改善长江中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其种群数量可能恢复正常,B正确;C、长江流域湿地调节气候的功能加强,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D、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目前长江江豚只余一千多只,保护长江江豚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繁育,D正确。故选C。17.取自某一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B.图中7种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 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的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如呼吸酶基因、ATP合成酶和水解酶基因等,有的基因则选择性表达。从图中可知,基因2在各种类型的细胞中都能表达。【详解】A、所有的细胞中都有核糖体,而图示基因中只有基因2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了,因此基因2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A正确;B、图中7种细胞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具有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B正确;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外实现全能性,C错误;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分化的实质,明确不同的基因在细胞中是选择性表达的,进而根据不同的基因在18.下图是某情境下人体内渗透压和抗利尿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情境指的是()A.饮水过多B.寒冷环境下C.突然受到惊吓D.持续大量出汗【答案】D【解析】【分析】当一次性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造成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过高,高于正常值。通过调节过程,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体内水分得以补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到正常值。若饮水过多时,两者正好相反。【详解】A、饮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不符合题意;B、寒冷刺激使相关神经兴奋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增加产热,细胞呼吸增强,产水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不符合题意; C、人在突然受到惊吓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同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也会增,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可能会吓尿,抗利尿激素不会升高,C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人抗利尿激素浓度和渗透压逐渐升高,可能原因是持续大量出汗、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导致渗透压上升,渗透压上升导致抗利尿激素浓度上升,故持续大量出汗可能会出现图示曲线,D符合题意。故选D。19.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显性,A对a显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B.A+、A和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产下了3只小鼠,一定是2只黄色,1只黑色D.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A+(纯合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分析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A、A+a,灰色的基因型为AA、Aa,黑色的基因型为aa。【详解】A、由于基因A+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共5种,A错误;B、A+、A和a属于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正确;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理论上有AA、Aa、aa,由于子代数量过少,故不一定是2只黄色,1只黑色,C错误;D、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雄鼠(aa)杂交,后代可能出现黄色(A+a)、灰色(Aa)或黄色(A+a)、黑色(aa)共2种表现型,D错误。故选B。20.已知小鼠的腹肌是由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年轻小鼠的腹肌重量高于年老小鼠。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可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图1),手术4周后取出小鼠B的腹肌,比较卫星细胞的数目,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B.推测年老B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轻A鼠卫星细胞分裂C.实验需检测小鼠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D.推测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异种共生可以共享血液循环,而血液共享可能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详解】A、共享血液循环,必须保证两者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为避免免疫排斥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应选择两只免疫排斥小或无的小鼠进行异种共生实验,A正确;B、年轻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大于年老A和年老B制成的“并体结合小鼠”腹肌中卫星细胞数量,推测年轻A鼠血液中的物质可调控年老B鼠卫星细胞分裂,B错误;C、因本实验是“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制成并体结合小鼠(A、B),两只小鼠可共享血液循环”,故只有检测A和B是否实现血液共享,才能继续进行实验,C正确;D、激素是通过血液传送的,可以利用“异种共生”实验手段研究某种激素的作用,D正确。故选B。二、综合分析题微生物21.畜禽肠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是保持肠道正常功能的必需因素。对于畜禽的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1)土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特异性结合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达到抑菌效果。畜禽在服用土霉素后,其生长不会受到抑制的有()A.曲霉B.大肠杆菌C.小肠上皮细胞D.禽流感病毒从家鸡的肠道内获得一种凝结芽孢杆菌,为评估该菌对畜禽肠道主要有害菌和有益菌的作用。用猪霍乱沙门氏杆菌(有害菌)和罗伊氏乳酸杆菌(有益菌)作为指示菌。使用土霉素和凝结芽孢杆菌进行一系列实验。(如图) (2)将培养了24h的两种指示菌用___________法分别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不同指示菌每种浓度均接种3个平板。(3)在接种指示菌的平板上放置3个已灭菌的直径为7.8mm的圆形金属小管,轻轻按压,使其与培养基无空隙接触。管中应分别加入100uL无菌水、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在该实验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紫外线照射等几种不同的灭菌处理。这些方法依次可用于杀灭什么部位的杂菌()。A.接种环、手、培养基B.培养皿、手、高压锅C.手、超净工作台、微生物菌种D.培养基、手、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24h,测量抑菌圈直径(mm),结果如表。指示菌无菌水(I)土霉素(Ⅱ)凝结芽孢杆菌(Ⅲ)猪霍乱沙门氏杆菌7.8±0.023.3±0.717.0±1.2罗伊氏乳酸杆菌7.8±0.033.2±1.67.8±0.0(5)据表可知,与土霉素相比,凝结芽孢杆菌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__。(6)经研究,凝结芽孢杆菌所分泌的抑菌物质主要成分是蛋白类的细菌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酶处理后,该物质的抑菌作用会减弱B.可使用硫酸铵沉淀法来提取抑菌物质C.该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受到温度的影响D.该抑菌物质无法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答案】(1)ACD(2)稀释涂布平板(3)①.100uL土霉素溶液②.100uL凝结芽孢杆菌(菌液)(4)D(5)既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繁殖、又对肠道有益菌没有毒副作用(6)ABC【解析】 【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该方法可以用来可以计数,也可以观察菌落特征,是单菌落分离常用的方法之一。【小问1详解】由题干可知,土霉素可抑制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曲霉是真菌,是真核生物,小肠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禽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故畜禽在服用土霉素后,大肠杆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其他的不受抑制,故选ACD。【小问2详解】从图示结果可以看出,培养了24h的两种指示菌是经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的。【小问3详解】为评估凝结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主要有害菌和有益菌的作用,可设置三组:无菌水组、土霉素溶液组、凝结芽孢杆菌(菌液)组。故管中应分别加入100uL无菌水、100uL土霉素溶液、100uL凝结芽孢杆菌(菌液)。【小问4详解】高压蒸汽气灭菌锅是灭菌的一个设备,通常用于培养基的灭菌;用酒精擦拭双手是消毒的一种方法;紫外线照射可用于超净工作台的灭菌处理,故选D。【小问5详解】从表格中可看出,与土霉素相比,凝结芽孢杆菌具有的优势是既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繁殖(土霉素为23.3±0.7、凝结芽孢杆菌为17.0±1.2)、又对肠道有益菌没有毒副作用(凝结芽孢杆菌与无菌水组一样)。【小问6详解】凝结芽孢杆菌所分泌的抑菌物质主要成分是蛋白类的细菌素,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A、蛋白酶处理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被破坏,蛋白质会失去相应的功能,故该物质的抑菌作用会减弱,A正确;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后,蛋白质会盐析而结构没有被破坏,故可使用硫酸铵沉淀法来提取抑菌物质,B正确;C、低温抑制蛋白质的活性,高温会使蛋白质失活,故该抑菌物质的抑菌效果受到温度的影响,C正确;D、不同的蛋白质有发挥作用的条件,只要满足了这些条件,无论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故该抑菌物质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AB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霉素及凝结芽孢杆菌对畜禽肠道菌群的影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血糖平衡22.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 ≥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可以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2)正常人进食后其体内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有()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B.血糖进入肝细胞内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C.蛋白质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受到抑制D.胰岛素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3)结合图1、图2,初步判断__________是糖尿病患者。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A.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B.自身致敏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C.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D.一次性摄入糖类物质过多近些年研究发现,肾脏对维持血糖稳态也发挥重要作用。下图显示了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转运葡萄糖的机制,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共同维持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平横。(4)在一些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SGLT含量较高。请结合本题相关信息推测,导致患者高血糖加剧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斐林试剂(2)BC(3)AC (4)SGLT含量较高,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会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从而减少了尿糖,加剧了高血糖【解析】【分析】1、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2、由图1可知,空腹时甲和乙血糖浓度偏高,丙的血糖浓度正常;餐后,甲、乙、丙的血糖浓度均有所上升。由图2可知,甲餐后胰岛素含量稍微有所升高,幅度较小;乙和丙的胰岛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乙的胰岛素含量高于甲和丙。【小问1详解】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斐林试剂可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小问2详解】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神经直接控制,而胰岛素不能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故选BC。【小问3详解】由图示分析可知,甲和乙血糖浓度偏高,而餐后甲胰岛素含量稍微有所升高,乙的胰岛素含量较高,说明甲和乙可能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复查血糖。由图2可知,乙餐后的胰岛素分泌量很高,但是血糖水平远远高于正常值,故可能是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或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若自身致敏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则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与题意不符;一次性摄入糖类物质过多,会使餐后血糖浓度升高,但空腹时胰岛素水平正常,故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AC。【小问4详解】2型糖尿病患者SGLT的数量及转运能力增加,导致肾糖阈升高,肾脏重吸收的葡萄糖多于正常人,进一步增加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加剧了患者高血糖的发生和发展。故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SGLT含量较高,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会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从而减少了尿糖,加剧了高血糖。【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及其功能,掌握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23.表皮松解性掌跖角化症(EPPK)是一种单基因(KRT9基因)遗传病。患者表现为掌、跖的整个表皮有弥漫性的角质增厚,手掌和脚掌易皴裂,产生疼痛感,症状加剧时,手指活动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出生数周到数月即有表征,持续终生,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图1为EPPK 的一个家系图,已知I-2个体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对家系成员的KRT9基因进行检测,通过测序峰图读取该基因的碱基序列,图2为部分序列。(1)据图1及题干信息判断,EPPK为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性遗传病。(2)由图2可知,与健康人相比,KRT9蛋白中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密码子:GCC丙氨酸,CGG精氨酸,UGG色氨酸,ACC苏氨酸)。(3)I-1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__________个致病基因。(4)II-3已经怀孕,预测Ⅲ-1患病概率为___________。(5)在医生建议下,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前诊断时采用羊膜穿刺术获得胎儿基因组DNA样本,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如图3。对于胎儿情况医生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医生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常②.显(2)①.丙氨酸②.苏氨酸(3)2或0(4)1/2(5)结论:Ⅲ-1没有致病基因,Ⅱ-3可以继续安心妊娠;依据:基因检测Ⅲ-1不含致病基因片段【解析】 【分析】分析系谱图:系谱图中有女患者,所以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Ⅰ-1男患者的女儿正常,所以该病也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因为Ⅰ-2个体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所以II-4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故该病为常染色显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EPPK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由图2可知,与健康人相比,患者KRT9蛋白基因的模板链上碱基T代替了正常的KRT9蛋白基因的模板链上碱基C,使KRT9蛋白基因转录的mRNA上的密码子由GCC变为ACC,使KRT9蛋白中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变为苏氨酸。【小问3详解】EPPK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Ⅰ-1男患者子女有正常的和患病的,因此基因型为Aa,I-1的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a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含有2个或0个致病基因。【小问4详解】由于Ⅰ-1正常,因此基因型为aa,则II-3基因型为Aa,II-2基因型为aa,II-3已经怀孕,预测Ⅲ-1患概率为1/2。【小问5详解】Ⅱ-3和Ⅱ-4均患病,据图可知,致病基因片段为589bp,Ⅲ-1不含有致病基因片段,故医生的结论是Ⅲ-1没有致病基因,Ⅱ-3可以继续安心妊娠。【点睛】本题以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病毒与疫苗24.2020年,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直至今日,疫情在很多国家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下图1为2019-nCoV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蛋白S(刺突糖蛋白)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蛋白M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图2是科研人员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一条技术路线。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2019-nCoV能通过蛋白S感染人的黏膜细胞,却不能感染人的皮肤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①过程为表示人工合成目的基因,下列结构中不会出现在反应体系中的有()A.B.C.D.(3)②过程中构建重组DNA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4)pVAX1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人体的载体质粒,其化学本质是DNA,它在与目的基因一起构建疫苗Ⅱ时,一般需要使用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pVAX1,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疫苗Ⅰ和疫苗Ⅱ同为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疫苗,它们在人体内引起免疫效应的过程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CE2受体基因在皮肤细胞中不表达(2)ACD(3)限制酶、DNA连接酶(4)保证重组DNA序列的唯一性(若只用种限制酶切割可能会导致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反向连接或避免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或将pVAX1重新连接等)(5)疫苗Ⅰ是注射蛋白M(蛋白细胞),可直接作为抗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而疫苗Ⅱ则是将构建的DNA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M,进而激发免疫反应。【解析】【分析】1、分析图1:图1为新冠病毒的结构模式图,病毒表面蛋白S(刺突糖蛋白)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蛋白M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2、分析图2:图2为科研人员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一条技术路线,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表示重组DNA的构建,③表示将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④表示培养和目的基因的扩增,⑤表示将疫苗Ⅱ用于动物实验。【小问1详解】 人体细胞所含基因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的蛋白质种类并不完全相同,2019-nCoV能通过蛋白S感染人的黏膜细胞,却不能感染人的某些其他细胞,说明人的某些细胞表面没有ACE2受体,其根本原因是ACE2受体基因在人的某些细胞中未表达。【小问2详解】图2中①过程是逆转录过程,表示RNA→DNA的过程,故A、D不可能出现在上述过程;RNA的碱基有AUGC,DNA的碱基有ATGC,故D不可能出现。故选ACD。【小问3详解】②表示重组DNA的构建,该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和DNA连接酶(连接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小问4详解】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它在与目的基因一起构建疫苗Ⅱ时,一般需要使用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pVAX1,这样做的目的是:如果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则目的基因和载体都只有一种黏性末端,那么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能会出现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的首尾相连或者将切开的载体重新连接或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进行反向连接的现象。【小问5详解】疫苗Ⅰ和疫苗Ⅱ同为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疫苗,它们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效应的不同之处是:疫苗Ⅰ是注射蛋白M(蛋白细胞),可直接作为抗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而疫苗Ⅱ则是将构建的DNA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M,进而激发免疫反应。【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免疫调节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免疫调节过程;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5.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 (1)图中①过程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A.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基质C.叶绿体内膜D.类囊体膜(2)如果突然将光照颜色改为绿色,C5含量短时间内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增加/不变/减少)。(3)为红薯叶片提供C18O2,块根中的淀粉会合18O,请写出元素18О转移的路径_______________(用图中相关物质的名称及箭头表示)。(4)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脂质仓库”,主要成分为磷脂。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粒可以贮藏光合作用转化的能量B.颗粒中的脂质能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膜结构C.该颗粒具有吸收并转化光能的作用D.颗粒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5)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B.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小根、小茎现象C.叶肉细胞壁上的蔗糖酶水解蔗糖,导致进入韧皮部的蔗糖减少D.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分析回答: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1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红薯13116马铃薯393015(6)25℃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会_________(小于/大于/等于)1kx。(7)据表2分析,红薯与马铃薯两种植物,较适合生活在弱光环境中的是_________。作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减少(3)C18O2→C3→磷酸丙糖→蔗糖→淀粉(4)B(5)ABCD(6)小于(7)①.红薯②.红薯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解析】【分析】分析图形: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CO2的固定阶段,②是暗反应中的C3的还原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其产物磷酸丙糖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也可以被运出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蔗糖可以进入液泡暂时储存起来;蔗糖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被运至茎块细胞,在茎块细胞内合成淀粉。【小问1详解】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CO2的固定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故选B。【小问2详解】如果突然将光照颜色改为绿色,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生成的NADPH和ATP变少,C3还原受阻,C5生成减少,但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在继续,C5消耗增多,则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减少。【小问3详解】为红薯叶片提供C18O2,可进入光合作用过程暗反应中生成C3,被还原生成磷酸丙糖,进而形成蔗糖,蔗糖形成淀粉,即C18O2→C3→磷酸丙糖→蔗糖→淀粉。【小问4详解】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由于其“主要成分为磷脂”,生物膜的成分相似,故可能的原因是颗粒中的脂质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膜结构,故选B。【小问5详解】 A、蔗糖是由果糖和葡萄糖组成,蔗糖酶可以水解蔗糖,故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其目的是验证光合作用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A正确;BC、结合A分析可知,蔗糖酶可以水解蔗糖,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小根、小茎现象,原因是叶肉细胞壁上的蔗糖酶水解蔗糖,导致进入韧皮部的蔗糖减少,根和茎得到的糖不足,生长缓慢,BC正确;D、由于蔗糖的运输受阻,植物生长缓慢,故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受到抑制,D正确。故选ABCD。【小问6详解】表格中是30℃条件下测定的数据,此时呼吸作用最强,如果将温度降到25℃(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则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因此25℃时红薯的光补偿点小于1klx。【小问7详解】据表格数据可知,红薯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马铃薯的,故较适合生活在弱光环境中。【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能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解释的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