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37843

大小:466.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5-01-03

上传者:老李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四校联考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洞、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出土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稻谷遗存。由此推知,这一时期()A.已开始饲养猪和狗B.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开始出现2.公元前200年汉政府规定,民产子可免役两年;公元前189年又规定,女子十五岁至三十岁不嫁,须缴纳五倍算赋。据此推知,汉代立国之初A.人口政策朝令而夕改B.奉行男尊女卑儒家理念C.社会劳动力严重稀缺D.人头税的负担总体比较轻3.下表是隋唐运河开通后,江南经济的相关记载。这反映了()记载出处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旧唐书》(扬州)控荆衡以沿泛,通夷越之货贿,四会五达,南北大街,百货所集《权载之文集》(杭州)东南名郡,水牵卉服,咽喉吴越,陆控山夷,势雄江海,骈楠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全唐文》A.交通条件影响经济发展B.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区域位置决定城市地位D.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起4.宋代推行“乡贤治村”,鼓励致仕官员还乡后或担任宗族长老,或带头制订乡约,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乡约就是大儒吕大钧创立的《吕氏乡约》。这使当地有影响力的人物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从内部化解地方官员无暇顾及的矛盾。宋代“乡贤治村”() A.化解了基层社会基本矛盾B.强化了基层社会等级制度C.加剧了地方政府冗官现象D.提高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5.有史籍在介绍古代某机构时说:“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该史籍介绍的这一“机构”()A.是设置于边境的地方行政机构B.通过册封和朝贡方式实施控制C.集军民、政教管理事务于一体D.负责管理西藏、新疆等地事务6.有学者说:“明政府并不关心中外贸易发展状况,如何‘怀柔远人’,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才是其最为重要的目标,形成了有朝贡才有互市、有朝贡才有贸易的局面。”这表明明朝()A.海禁与朝贡贸易相配合B.外贸繁荣带动对外开放C.政府一直禁绝民间贸易D.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7.如表所示是晚清财税税种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化情况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年份田赋盐课厘金关税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岁入/两比重/%18422958572276498184513——41304551118883324334742750712810136007331823167892301903371877883813050000131625269217305306993219114810134627463123552643187097244313928723 (注:厘金是从清朝晚期开始至中华民国1930年代征收一种地方商业税)A.田赋和盐课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B.统一国境关税助推关税的发展C.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D.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8.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9.美国记者斯诺谈及中国近代某一政权建设时感叹:“在没有港口、没有码头、没有铁路的山林里建立起一个共和国,这是建国中的奇迹。”关于这一政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②实行“三三制”的民主原则③选举毛泽东为临时政府主席④制定宪法大纲、通过土地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其主要内容为“四苗防六病”,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等疾病的免疫。1992年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这表明()A.基础计划免疫实行确保了儿童健康B.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成长C.我国已建立了完备的医疗卫生体系D.疫苗的普及得益于计划经济的完善11.某地区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是通往四方的大十字路口:往北,可以进入高加索;往西,可以通往中欧;往东,可以到伊朗和印度;往南则是阿拉伯半岛。下列属于该地区文化成就的是()①创造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②创造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③发明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④创造从1到9的数字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2.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或庄严雄伟、或精美华丽、或与自然的风景融合,或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观察图片,下列项对应图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中国云冈石窟—佛教本土化体现B.②桑奇大塔—印度佛教建筑的代表C.③羽蛇神金字塔—玛雅自然神的崇拜D.④哥特式教堂—俄罗斯东正教的象征13. 在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领主除了在庄园里行使经济特权外,还对于自己领地上的人民享有司法权。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遇有纠纷只能在庄园法庭进行诉讼。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庄园的司法权逐渐削弱,最终丧失了司法权。这种转变表明()A.领主和管家放弃主持庄园法庭B.教会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C.民族国家的兴起加强司法统一D.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主要基层单位14.据统计,英国从1855年颁布第一个枢密院令后的九个月里,被提名应试的文官候选人1078人,经过考试淘汰了309人。从1855到1869年的十四年中,从应试的候选人中共淘汰8169人。这(       )A.提高了文官队伍的素质B.杜绝了徇私舞弊的现象C.导致政府政策不连续性D.减少了国家财政的负担15.二战结束之初,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由于战争的蹂躏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然而,战后仅仅10年左右的时间,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远远超出二战以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些国家发展经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将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C.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以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D.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宋书·地理志》:“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这反映了()A.郡县制流传的时间比较长B.郡县制管理的实际执行比较复杂C.官方史书对地方郡县的记载比较模糊D.地方行政区划变动比较频繁17.《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中有如下记载:“晚唐以来商业中心的兴起至两宋而大盛,更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下列关于“商业镇”的说法合理的是()A.两宋时期商业镇出现专业分工B.具有政治、军事、宗教等功能C.为人们的定居繁衍提供了保障D.随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而产生18.旅行者以往靠双腿、马车经过数日乃至数月跋涉和颠簸才能到达目的地,现在跨上火车几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各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闭塞、孤立、结构简单的经济单位,被交通大动脉以及无数个“毛细血管"连成高等的经济生命体。依据材料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通运输推动世界市场的成熟B.欧洲经济步入资本输出的时代C.欧美国家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D.18世纪的英国己步入铁路时代19.1896年,盛宣怀在上奏《请设银行片》中说:“拟请简派大臣,遴选各省公正殷实之绅商,举为总董,号召华商,招集股本五百万两,在京都、上海设立中国银行,其余各省会、各口岸,以次添设分行,照泰西商例,悉由商董自行经理。”1897年5月,中国近代第一家华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据此可知,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A.是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尝试B.适应了工商业者股票交易的需要C.反映近代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D.改变了官僚机构对金融业的控制20.北纬30°线附近产生了许多文明,不同文明区域的民居因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对图中标识区域的民居叙述错误的是()①建筑特征为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②人们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砖块建造房屋③房屋多用泥和木材修建,具有防晒保温功能④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1.关于古希腊经济怎么定性,在西方学术界,长期存在着古希腊是以工商业为主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与大河流域那些黑土文明、黄土文明形成强烈的对照的观点。但是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碑铭学等材料的积累,对文本史料的重新审视,对旧观点的深刻反思和验证,得出一个普遍的重新认识:农业才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古人最基本的财产形式。下列选项对材料解读最正确的是()A.人类认知随着时间推移而深入B.应重新研究史料推翻传统观点C.最新的史料才能丰富历史研究D.历史认知常在否定中得到发展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2分) 22.“求变”“求新”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秦地处边陲,俗近西戎,“父子无别,同室而居”,“慢于礼义”,勇于私斗,缺乏公利意识。为此商鞅颁布法令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还下令“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禁止民众私斗,使秦人“怯于私斗而勇于公战”。数十年后,荀子游历秦国,感慨“入境,观其民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其畏有司而顺,古之风也”。——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材料二虽然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却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变法就转变为政治斗争,一旦转变为政治斗争,新法必定失败,官僚体系具有天生的保守倾向,而且新政不能得到预期效果,变法者很难证明自己的正确。因此,王安石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结果是人亡政息。——摘编自许小年《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的措施,结合所学,简述商鞅变法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王安石在赋税和基层管理方面提供的“设计精巧的方案”,简析王安石“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的原因。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变法中得到的启示。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请简要评析孔子“大同”之主张。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在1493年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将甘蔗带到希斯潘纽拉。……由于生产蔗糖需要密集的劳力……拓殖者试图奴役当地人,但失败了,主要原因是后者对旧世界的疾病不具免疫力,纷纷高死于感染,拓殖者开始直接从非洲进口奴隶,于是开启了大西洋的奴隶交易。——摘编自(美)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材料二中国近代(1840-1919年)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 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保持外交政策稳定和连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实践创新方面,中国努力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拓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中国打造的伙伴关系,从目的上来讲,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具有对立性,倡导的是要对话而不是对抗,所以,伙伴关系更具和平性。建立伙伴关系,需要伙伴国之间尊重彼此之间在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找寻彼此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所以既有平等性,也兼具包容性。——摘编自张启群《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玉米成为“上帝的赐福”的原因,并运用唯物史观论述为什么西行的甘蔗是个“诅咒”。(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原因,并概括19世纪90年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表现。(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如何“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并概括“中国打造的伙伴关系”的特点。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