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4519
大小:511.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4-09-04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原卷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2025届5月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N-14O-16S-32Cl-35.5第I卷(单项选择题,包括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1.材料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宫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神舟飞船航天员穿的航天服的材料是多种合成纤维C.高硬度耐磨SiC材料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D.汽车轮胎使用的橡胶是无机高分子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S2—的结构示意图为:B.乙烯分子的电子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8O2和16O3互同位素B.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C3H8和C6H14一定互为同系物D.CH3(CH2)2CH3与CH3CH(CH3)2互为同分异构体4.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B.C.D.5.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催化反应历程。该反应历程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D.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6.下列措施中,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是A.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时,适当升高温度B.用铁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换成浓硫酸C.用KClO3固体分解制取O2时,固体中添加少量MnO2D.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7.对于反应A(g)+3B(g)2C(s)+2D(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1mol/(L•s)B.v(B)=1.2mol/(L•min)C.v(C)=0.5mol/(L•s)D.v(D)=0.3mol/(L•s)8.下列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是A.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有2NA个O原子B.1mol/L的HNO3溶液中含有NA个NOC.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D.把足量铜粉投入只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中并加热,得到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演示喷泉实验B.装置②可用于比较金属X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NO2D.装置④可用于制备乙酸乙酯10.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同主族,W、X、Y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W、Y、Z三种元素参与形成一种有机功能材料,其结构如图所示(R表示一种有机基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结构中每种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B.简单离子还原性:Y>ZC.X、Y、Z的原子半径大小:Z>X>YD.X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具有强氧化性11.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有错误的是操作现象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水溶液中溶液褪色乙烯一定发生了加成反应B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C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D向某溶液中先加入适量的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AB.BC.CD.D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OH,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化合物中含有三种官能团B.该有机化合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C.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能产生2gH2D.该有机物中最多4个碳原子共面 13.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将稀硫酸换成乙醇,灯泡亮度不变C.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石墨棒14.一定温度下,把3molA和1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B(s)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s),同时生成1molD,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x=4B.A的转化率为50%C.平衡时,相同条件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比为2:3D.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该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第II卷(填空题,包含有4个大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包含4个大题,共58分)15.某温度时,在一个5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3)2min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___ 填“大”、“小”或“相等”,下同,混合气体密度比起始时______。(4)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______。A.Y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B.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C.υ(X):υ(Y)=3:1D.单位时间内消耗3nmolX同时生成2nmolZ16.人类使用能源经历了三个时期。(1)柴草时期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材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成______能和光能。(2)化石能源时期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电子式为,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依据原电池原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O2+4e—=2O2—)。①c电极为_______(填“正”或“负”)极。②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__。③如果消耗160g甲烷,假设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用NA表示),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______L。(3)多能源结构时期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能源中: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_______。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17.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H3、NO2的性质。探究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及固定装置略去)。 (1)A装置中制取NH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甲、乙分别是______(填字母)。a.浓硫酸、碱石灰b.碱石灰、无水氯化钙c.碱石灰、碱石灰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探究Ⅱ: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5)请在G装置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并写出H处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6)G装置中浓硫酸有三种作用:混合NO2、O2气体;干燥NO2、O2;______。(7)将G装置上面的圆底烧瓶收集满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混合气体全部被吸收(假设气体均在标况下实验),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A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特殊香味,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多种转化。(1)写出A、D的官能团名称分别为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要除去生成物C中混有的反应物,可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操作分离。(3)发生反应①时钠_______。(填“液面上”或“液体底部”)。 (4)比B多一个碳原子的B的同系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判断产物中是否剩余丙烯,可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_______(填下方序号),然后根据现象判断。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溴水C.澄清石灰水(5)根据丙烯酸(CH2=CHCOOH)的结构判断,丙烯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填序号)。①中和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④氧化反应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